下片詞人全麵抒情。“金壺”巧化杜牧詩句借古諷今。想當年,唐玄宗為博佳人一笑,千裏輕騎送荔枝,終於引發了安史之亂,前車之鑒尚在眼前,而宋度宗卻依舊故我,為看瓊花而“金壺剪送瓊枝”,這恐怕也是南宋王朝的亡國之兆。“韶華”三句,寫在兵荒馬亂之時,開得正盛的瓊花能被送進宮廷,供人欣賞,怎麼說也算是幸事,故“應自喜”。這三句表麵上寫瓊花的幸運,實則抨擊了宋王朝統治者驕奢淫逸的生活。“杜郎老矣”三句承接上文,寫昨日在揚州慨歎世事興衰的杜牧,如今早已逝去,而“想舊事、花須能說”,即目睹這一切的瓊花依然還在。“記少年”三句,詞人借用杜牧的詩句,回憶那個繁花似錦的揚州,而這一切,都是“夢”,揚州再也不可能恢複往昔景象了。萬千感慨,詞人都寄予此“夢”字。
全詞借詠物諷政治,言辭哀婉,卻又控訴有力,將詞人心中的憤慨和哀傷抒發得淋漓盡致。
【宋詞地圖】
玉關:即玉門關,因西域運送玉石時出入此道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立河西四郡時設置,是漢時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
聞鵲喜·吳山觀濤
【原文】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鼇①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
數點煙鬟②青滴,一杼③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聞夜笛。
【注釋】
①鼇:傳說中海裏的大龜。
②鬟:原指婦女梳成的環形發卷,此處比喻鬱鬱蔥蔥的山頭。
③杼:匹。
【譯文】
水天一色,秋水好像被天空染成一片青碧。潮水洶湧而來,仿佛巨鼇背負起了雪山,又似巨龍翻滾,疾速的大風把海水吹得豎立起來。
潮過風止,遠處幾點青山,雖然籠罩著淡淡的煙靄,但仍然青翠欲滴。天邊的紅霞,好似剛剛織就的綃紗,還有潮水噴濺過的濕意。白鷗翩飛,忽上忽下,追逐著直立的船帆遠去。夜色沉沉,隔江傳來了悠揚的笛子聲。
【鑒賞】
這是一首詠物詞,詞人細細描繪了錢塘江大潮的洶湧澎湃和波瀾壯闊。
上片寫白天觀潮。詞人先從天色寫起,細致描繪了大潮洶湧澎湃的氣勢。潮未來時,江麵上風平浪靜。遠處天水一色,一片澄碧,令人聯想起秋高氣爽的天氣。隨後,詞人寫潮來之勢,那氣勢如“鼇戴雪山龍起蟄”。這裏詞人連用比喻,形象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漲潮圖。洶湧的潮頭像是傳說中的神龜背負著雪山一路咆哮而來,接著潮水不斷翻滾,像是蟄伏於海底的巨龍被驚醒,帶著憤怒狂奔疾馳。潮水掀起的巨浪還在不斷上漲,仿佛整個大海都在狂風中直立起來。詞人僅用兩個比喻,錢塘江驚心動魄的漲潮場麵已經躍然紙上。
下片寫黃昏時分的錢塘江。此時潮水已經漸漸退去,海麵已經恢複了平靜。但此時遠處的天、山和水,在詞人眼中亦是一幅美景。前三句寫遠處幾點蔥鬱濃綠的青山被淡淡的雲煙環抱,天邊的一抹紅霞像是被剛才的大潮浸過一樣,看上去濕漉漉的,天水相接處,海鷗上下翻飛,還有點點帆影依稀可見,這些都是寫視覺。最後一句寫聽覺。夜間,詞人聽到了隔江傳來的陣陣笛聲,以此作結,令人遐想聯篇,頗具深意。
下片詞人全麵抒情。“金壺”巧化杜牧詩句借古諷今。想當年,唐玄宗為博佳人一笑,千裏輕騎送荔枝,終於引發了安史之亂,前車之鑒尚在眼前,而宋度宗卻依舊故我,為看瓊花而“金壺剪送瓊枝”,這恐怕也是南宋王朝的亡國之兆。“韶華”三句,寫在兵荒馬亂之時,開得正盛的瓊花能被送進宮廷,供人欣賞,怎麼說也算是幸事,故“應自喜”。這三句表麵上寫瓊花的幸運,實則抨擊了宋王朝統治者驕奢淫逸的生活。“杜郎老矣”三句承接上文,寫昨日在揚州慨歎世事興衰的杜牧,如今早已逝去,而“想舊事、花須能說”,即目睹這一切的瓊花依然還在。“記少年”三句,詞人借用杜牧的詩句,回憶那個繁花似錦的揚州,而這一切,都是“夢”,揚州再也不可能恢複往昔景象了。萬千感慨,詞人都寄予此“夢”字。
全詞借詠物諷政治,言辭哀婉,卻又控訴有力,將詞人心中的憤慨和哀傷抒發得淋漓盡致。
【宋詞地圖】
玉關:即玉門關,因西域運送玉石時出入此道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立河西四郡時設置,是漢時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
聞鵲喜·吳山觀濤
【原文】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鼇①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
數點煙鬟②青滴,一杼③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聞夜笛。
【注釋】
①鼇:傳說中海裏的大龜。
②鬟:原指婦女梳成的環形發卷,此處比喻鬱鬱蔥蔥的山頭。
③杼:匹。
【譯文】
水天一色,秋水好像被天空染成一片青碧。潮水洶湧而來,仿佛巨鼇背負起了雪山,又似巨龍翻滾,疾速的大風把海水吹得豎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