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滂
毛滂(1060~約1124),字澤民,號東堂,祖籍衢州江山(今屬浙江)。先後做過法曹、武康縣知縣、秀州知州等。後罷官歸隱仙居寺。詩、詞、文皆受時人稱道,著有《東堂詞》。
惜分飛
富陽①僧舍作別語贈妓瓊芳。
【原文】
淚濕闌幹②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無言語空相覷。
斷雨殘雲無意緒,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
【注釋】
①富陽:即今浙江富陽縣。
②闌幹:眼淚婆娑的樣子。
【譯文】
淚流滿麵有如鮮花帶露,滿腹愁悶雙眉緊鎖不舒。這離愁別恨我們各分一半,久久地相望默默無語。斷雨殘雲讓人百無聊賴,寂寞地度過朝朝暮暮。今夜我寄宿在深山,讓離魂交付潮水給你送去。
【鑒賞】
這首別離詞記錄了詞人年輕時的一段戀情,通過對昔日離別情景的追懷,抒發了詞人對瓊芳的思念之情,今昔對比,更顯詞人此時的淒涼處境。
詞的上半部分寫離別時的情景。開篇兩句是對瓊芳的特寫。化用白居易《長恨歌》中“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句意寫佳人流淚的情狀,既顯其傷感,又描其可愛。“此恨”句,寫麵對別離,兩人心中都很沉痛。是啊,詞人多情,高貴的身份並沒有成為他愛上這位紅塵女子的障礙,他們全心全意深愛著對方,被離別的痛苦所淹沒,淚滿衣襟。收尾一句,直接寫情,雖然用語質樸,卻極富感染力,真切地傳達出兩人當時那種無言的哀痛。
詞的下半部分寫別後感懷。“斷雨”二句從巫山神女的故事中化出,既寫瓊芳的美麗絕倫,又突出兩人愛情的美好,同時也傳達出離別以後詞人的孤寂情思。收尾兩句,是詞人對今夜情思的設想:自己雖然身在深山僧舍,但“斷魂”卻已經分付江潮,與故人天涯相伴。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這首詞用語淺白,含蓄深沉,境界尤高,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後人評其曰:“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