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基金巧打時間差(1 / 1)

☆購買基金巧打時間差

適時進出法是在投資者看好後市的時候將資金投入,而當市場行情反轉時,把手裏的基金贖回。林奇提醒投資者,采用這種方法必須具備相當的投資經驗和風險承擔能力。

投資者購買基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省去較多的資產配置時間。通過專家理財,來實現既得利益。但在人們實際購買基金時,常常具有時間管理的意識,而缺乏時間管理的方法。主要表現在對基金產品的購買時點、資金組合等缺乏應有的時間觀念,不能巧打“時間差”,從而錯過了很多獲取收益的機會。

1.認購期和申購期的“時間差”

開放式基金其認購期一般為一個月,而建倉期卻需要三個月。從購買到贖回,投資者需要麵臨一個投資的時間跨度,這為投資者選擇申購、贖回時點進行套利,創造了“時間差”。因此,對於偏好風險的投資者來說,隻要掌握了股票型基金的建倉特點,就能獲取不菲的基金建倉期收益。

2.前端和後端收費的“時間差”

為了鼓勵基金持有人持有基金時間更長,同時增強基金持有人的忠誠度,各家管理公司在基金的後端收費上設置了一定的靈活費率。即隨著基金持有人持有基金時間越長而呈現後端收費的遞減趨勢。

對於資金量小,無法享受認購期大額資金費率優惠的,不妨選擇交納後端收費的方式,做一次長期價值投資。

3.價格與淨值變動的“時間差”

對於封閉式基金而言,交易價格和淨值波動價格是隨時變動的,而且交易價格的變動和淨值的變動沒有一定的波動規律,但在交易價格與基金淨值之間卻存在一定的聯動關係。即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與淨值之間的價差越大時,其折價率就越高。這為進行交易價格和淨值之間進行套利的投資者提供了“時間差”。

4.場內與場外轉換的“時間差”

在基金的投資品種中,有一種LOF、ETF基金既可以進行場內的正常交易買賣,還可以進行場外的申購、贖回,並存在多種套利機會。怎樣研究分析和把握套利時點,對投資者購買此項基金是十分重要的。

總之,投資者隻要善於把握不同基金產品的特點,捕捉基金產品投資中的機會,就能因巧打“時間差”帶來獲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