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我們小孩子不知道“鬼旋風”是如何形成的,更不知道它們為何叫“鬼旋風”。[比奇中文網www.biqi.me首發]+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便去問大人。大人神氣地說/是從墳地裏鑽出來的,是死鬼耐不住陰間的寂寞,偷偷溜到陽間勾魂作怪。活人的魂兒要是被它勾了去,那可就……”大人的話還沒說完,我們就感到心裏發冷,頭發根子直打挺。從此,原先看著很是有趣可愛的“鬼旋風”,在我們的眼裏成了麵目浄獰的鬼魂。不光白日裏遠遠地躲著它,夜裏綣在被窩兒想著那昏天黑地的一股妖風,也要恐怖得倒吸冷氣。後來又讀了幾則“畫皮”之類的連環畫故事,晚間一閉上眼睛,便有一個吐著紅長舌的“女鬼”在墳地上扭著細腰狂舞。於是嚇得冷汗滿身,縮成一團。再見著“鬼旋風”,便嚇得躲之唯恐不及了。這種懼怕“鬼旋風”的心境,大約一直延續到學了魯迅《踢“鬼”的故事》那篇課文以後。
今天,當我麵對著北疆曠野上的“旋風”,又突然記得那幾乎忘卻了的“鬼旋風”。那其實也就是一種小型的“旋風”吧。實際上,這些,比之英國荒原、美國西部莽原上時常出現的那種能把房屋、大樹,連同人和家畜一齊吹上幾百米、幾千米髙空的龍卷風,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然而這“龍卷風”,比之大西洋西部和西印度洋群島一帶海洋上那種翻江倒海的颶風,則又是不值一提的小玩藝了。這便使你意識到一種永無止境的認識規律。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永遠都處在天真幼稚的童年時代,永遠都需要去學習新的《踢“鬼”的故事》。
992年4月7日
生命藤永遠孕育著希望的色彩,澆灌著幸福的果實。
新疆沃野上的水渠,堪稱是一大奇觀。筆直筆直的一渠清流,由巍峨峻拔的天山山麓箭一般俯衝下來。據說除了滴水成冰的嚴冬,這落差很大的渠中,總是洶湧著碧波,激蕩著蓬勃的生機。當你遠遠望著這充溢著生命汁液的水渠,望著那布滿平疇沃野的支渠和幹渠,你會聯想到一棵苗壯蓬勃的長青的藤蔓。一望無際的大戈壁,幹燥枯竭,寸草不生。隻要有了這樣一渠活水,便要化作一片喜人的綠洲。每條水渠,就像一根青藤,總要連接一片為整齊的白楊林帶護圍著果園或莊稼。難怪許多老軍墾都自豪地把墾區的渠網形象地喚作“生命藤”了。
“生命藤”是神奇的,仿佛植根於天山深處的一根神藤。但這神奇的藤蔓,絕不是大自然的恩賜,而是許多許多的老軍墾,用汗水、青春乃至熱血和生命培育澆灌出的。每一根藤蔓的誕生,都有一串可歌可泣卻又鮮為人知的故事。
“戈壁”在蒙語中是指沒有生命的地方。當初,邊疆的建設者們要在這不毛之地種出一棵莊稼,栽活一棵樹,比登天還難。於是他們仰望天山冰峰,想到了開渠引水。
在北疆大地旅行,我曾經沿著一條水流清綠的大渠上行,去尋找這根生命藤的滬頭。那條渠的名字叫“飲馬渠”,是由當地飲馬灘這個地名叫開的。當我頂著九月的豔陽,通身大汗地沿著渠坎走去,滿以為在渠首會找到碧波蕩漾的水庫或是湧流不息的泉眼。但是我卻大失所望。在渠首的卵石坡上,我沒有見到清流的源頭,卻看到了一片荒寂的墳塋。山巔溶解的雪水,悄無聲息地穿過卵石灘,沿著唂道,聚彙到渠中,仿佛是那一片墳塋裏湧出的淚水和血液°在墳塋的上首有一座小小的墓碑。碑石上鐫刻著為修築飲馬渠而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天山大地永遠銘記著他們的名字。”接下來是一串二十個陌生人的姓名。令人吃驚的是這塊小小的墓碑立於9年月7日,這正是筆者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的日子。想不到當我在黃土高原一座小山溝裏降生的時候,竟然有這麼多的生命為了創造幸福,尋求生命的源流,在這遙遠北疆荒野上消失。我震驚於生死輪回的嚴酷了。碑石的背麵,記述了一個不幸而又悲壯的故事。其中講道:在開鑿飲馬渠的時候,許多人下到挖開的渠底襯砌渠道,突然遇到了意外的大塌方,一下把二十個戰士吞沒了。這些沒來得及給親友留下半句遺言的人們,從此與世長辭。他們當時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年,他們剛剛從人民解放戰爭的戰場上退下來,帶著滿身的征塵和硝煙,放下發燙的鋼槍,便操起了開渠的鎬頭……麵對這一片荒寂的墳塋,我的心情異常沉重而悲傷。當人們驚歎於“生命藤”的神奇時,沒有人知道這藤蔓的源頭會有這樣一片寂寞的墳塋。沒有人會知道有二十個不朽的靈魂日夜守望著這根藤蔓,守望著生命藤下那一片迷人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