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3(2 / 2)

但是,一連有好多天,早晚在海邊沒有看到他們。想必是他們已經離開這個避暑的海濱,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去了,便時時有空落與惆悵湧起在心頭。每天早晚,總要走到他們坐過的那塊硝石旁,佇立好久,想象著'他們相互依偎著的情形,感受著他們那處在大海一樣寬廣的愛情之中的幸福,隨即一次又一次地為他們祝福。

不料,有那麼一天的黃昏,當夕陽即將沉落時,我又在海灘上遇到了那兩位老人。隻是這一回,他們不是相互攙扶著走來,而是由老太太彎著腰,有些吃力地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老頭兒蹣跚而至。遠遠地,望著他們在晚霞的照耀下慢慢地朝海邊移動,我的眼睛裏頓時聚滿了淚水。當輪椅被推到鬆軟的沙灘上,輪子便深深地陷進沙裏,老太太無論怎麼用力,也推不動了。老頭兒便顯出努力浄紮著要下來的樣子,老太太急忙按住了他。我立即飛跑過去,不由分說地由老太太手中搶過輪椅手柄,奮力推過了遝一段鬆軟的沙地。當我低頭推著輪椅的時候,淚水便止不住地掛在了臉上。我說不清我的淚水是由於感動還是由於悲哀。

當我們推著輪椅來到那塊光滑的礁石旁,兩位老人很感激地望著我。我真想同他們說點什麼,卻又一時想不起該說什麼。老太太大約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不無風趣地說:

“我們是在紅軍時代結婚的,如今都老了,也有病,但我們的愛情,就像這大海,永遠不會減退,也不會改變顏色。”

她的老伴則報之以會心的微笑。而我,隻有眼淚,感動的眼淚。我心中永遠為他們祝福。

993年月日

題照南泥灣

麵前這張極普通的照片,在筆者心目中卻是珍貴無比的,這並不單單因為它留住了南泥灣的山光水色。於是寫下這些話,遙致照中人。

這是一張合影照——你們的身後,是深秋時節枯黃了的草灘和等待收獲的莊镓地。再遠處,是生長著雜樹的漫平的紅土山坡。坡根排列著懸掛起金玉米和紅辣椒的窯洞。更遠處就隻有淡青色的舒遠的天空了。這一切,遠離喧鬧的都市。清靜中,令人感到那一孔孔的窯洞中,漾溢著無窮無盡的和諧、溫暖;令人聯想到其間生活著的一家又一家相親相愛的人們。他們過著那種仍然保留了原意味的平靜散漫的勞動生活。那是終日處在快節奏都市生活中的人們無法想象的一種質樸的幸福:自由自在,悠閑自得。當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又會普遍地渴望回歸大自然中的這種生活的。其實,我們在秋風裏翻山越嶺來到這裏,也正表明是於矇曨中向往別一種全新的生活。

身旁那塊石碑下麵,未曾反映出的是日夜不息地流淌著的九龍泉水。麵對這塊堅定有力的碑石,能夠想象出照中人溫柔的麵容和修長的倩影倒映在腳下那一渠清流中的動人情景。繼而聯想到不遠處那阡陌連片的被清泉日夜滋潤著的稻田。讀至此,應該感謝攝影師的良苦用心。清泉原本實實在在地存在著,但人們在照片的畫麵上卻看不見,隻是感覺到了她的存在。含蓄使得這張小照意味深長,耐人尋思。使得我這讀照人總能想象出,有一股清澈流泉,正永不停息地在那片焦渴難耐的紅土地上漫流過去,滋潤著其間的一片生機和永恒的希望。

不需要描眉畫眼,忸伲作態,麵對山川草木,真誠而安祥的微笑也就足夠了。就在這微笑裏,一切應該表達和需要表達的情緒已經盡在其中。心心相印的人,自然能感悟到這微笑之中包含著什麼,又意味著什麼。其實,人的微笑,並不僅僅是一種輕鬆愉快的表情。仔細觀察,照片中每個人的微笑,卻又是那樣的不同。有一種微笑最是令人難忘,也最能動人魂魄。即那隱含著幾分為難,幾分傷感,幾分怨恨和幾分無可奈何的微笑。好在照片的畫麵由於光線不足,拍攝得並不那麼清晰,於是在矇曨中,人們並不能輕易分辨出各種“微笑”的區別。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