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4(1 / 2)

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美好的一切,也許隻能是瞬間的存在。[比奇中文網www.biqi.me首發]不是所有小說網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當人們處在美好的時刻,又深知一切都將很快消失,那痛苦是加倍深切的。為了追求、尋找幸福,人們可以排除萬難,曆盡艱辛,可以翻越千山萬水,衝破重重羅網,但卻無法超越各自心靈上的一根細細的障礙線。那根人人都有的細細的線,無時無刻不在束縛著人們的手腳,困擾著你的靈魂。在自身意識的天羅地網中,每個人都是一隻被囚禁著的無可奈何的相思鳥。渴望著外麵的世界卻又無能為力。如同許多的心心相印的人們,日夜渴望著別一種全新的生活,卻沒有絲毫實現它的勇氣和信心。也難怪了,南泥灣的山光水色是這樣的美妙,紅土窯中人們的生活是那樣的令人神往。然而,當人們由數百上千裏路外趕來,也隻能留一張心酸地微笑著的小照。正如人們日夜渴望得到幸福,但真正要邁進幸福之門時,又會感到寸步難行了。痛苦地微笑著的人,會懷疑自己的雙腿根本就沒有存在過。照片畫麵采取的“半身”,有意無意地成了這種情形的絕妙的暗示。

然而無論如何,定格下來的這一張小照,還是記錄下了一個美好的瞬間,一個令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的瞬間;留住了993年那個深秋時節由於天陰著而越發使人顯得愁容滿麵、心事重重的日子。理想中的幸福,也許隻能以這種形式存在下來,盡管人們總是不希望這樣。

無論如何,麵對這張小照,還是能想起南泥灣的自然美景,喚起你渴望那紅土窯中相親相愛的、平靜而遠離塵俗的生活。但願這渴望得到的回報,不再是那無可奈何的把一'切都寄托於來世的微笑。

993年月8日

聖潔的心靈

懷著崇敬虔誠的心情,一連數十天迎著0月的清風在黃土山丘連綿不斷的陝北高塬穿行。漆水河、沮河、洛河、延河、無定河、大理河、禿尾河、窟野河以及它們共同的歸宿黃河。腳下涉過的每條河的流水,都像聖水,從心頭流過,使我仿佛經受著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禮。越往溝壑深處走去,就越發感到遠離了利欲攻心甚囂塵上的凡俗之界,進入一片未被世風熏染的潔淨的聖地,自然也產生了朝聖者的心境。靜默之中,許多聖潔的心靈感動著我。致使“朝聖”歸來,過了許多日子,心情仍然難以平複。才知有一種精神,已經在心田紮下根去,開始萌發著枝葉。日子越久,便越發懷念那些永遠留在高塬溝壑深處的聖潔的心靈。

子洲縣高坪鄉馬家陽灣村,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馬文瑞的故鄉。六十多年前,馬老由這裏起步,開始了他艱苦又漫長的革命生涯。在這個如今依然不足百戶人家的偏僻且未完全脫貧的小村子采訪時,我遇到了當年追隨馬老鬧革命的馬豐順老人。延安時期,他曾是西北局機關工作人員。947年戰爭期間,他肩負著率家屬隊撤退的重任。

曆盡千辛萬苦,把包括西北局所有首長妻子兒女在內的家屬隊安全帶過黃河,又帶回延安。隨後隨軍開進新疆,在新疆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一直工作到離休。如今他已年過七旬,本該定居烏魯木齊或家鄉省城安享清福。但他卻毅然丟下兒女,獨身回到故鄉,用自己一生的積蓄為村裏修路、引水。他說他晚年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全村人都能走上平路,吃上自來水。那天,他是被人由引水工地上叫回村的。當我握著老人那雙滿是老繭的大手,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從他堅毅而執著的目光裏,我看到了一個老共產黨人大公無私的革命風範。而我們年輕一代,所缺少的正是這種作風。

933年夏天,中共陝北特委在佳縣高起家抓村召開全委擴大會議。馬文瑞、馬明方、張達誌這些後來成為國家棟梁的人物當時都參加了會議。會址就在特委交通員髙祿孝家裏。他的哥哥高祿忠以佳縣代表的身份參加會議。正是這次會議,確定在陝北地區組建紅軍遊擊隊,對敵開展武裝鬥爭。會後因叛徒出賣,髙祿孝、王兆卿、畢維舟等六同誌被敵人捉去槍殺於無定河畔。一年以後,高祿忠同誌也遭殺害。那次會議開了四天。會議期間曾負責給代表們做飯的髙祿忠之妻崔鵬英如今已84歲。當聽說我是來了解當年的情況時,她老人家激動不已,緊緊地拉著我的手,淚流滿麵。臨分別時,老人拿出家裏新采摘的紅棗,說什麼也要讓給當年參加過會議的馬文瑞帶上,老人說我守寡守了六十年,就盼望闡紅的那些人能回咱高起家抓看一看…馬文瑞派你來看我們,見了你,我就好像見了一回祿忠、祿孝……這幾顆紅棗你捎給馬文瑞,就說高祿忠家婆姨,髙祿孝的嫂子盼他長命百歲,把咱的江山坐穩。”老人說得泣不成聲,我也深受感動。麵對著這個不識字的忠貞的烈士遺孀,我看到了養育過中國革命的人民土壤是如此的深厚。有這樣堅貞無私的大地母親的滋潤,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大樹,定能根深葉茂,萬古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