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4(2 / 2)

在原炮兵司令員張達誌將軍的故鄉佳縣南抓村,我訪問了一位當年追隨張將軍南征北戰,打過蔣匪軍,也抗擊過日本鬼子的老紅軍》這位名叫張文德的二等一級殘廢軍人,他的身上至今留著蔣匪軍的子彈頭和日本人的炸彈皮。他是革命功臣,建國以後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但他毅然回鄉務農。直至我訪問他時,仍在打穀場上揚著連架打莊稼。問他為什麼不憑著優撫款住在城裏享清福,老人說咱是受苦人出身,沒文化,轉業那陣子組織上要給咱安排工作,咱怕幹不了誤事,就回鄉種地了。咱陝北,像我們這號打過仗的人多了,都靠公家養活,那還得了。”他講得很平淡,也很樸素,卻像金石一般,落地有聲。他的言語,使我意識到了他的人格力量,意識到了一種靈魂的崇髙和偉大,從而更加真切地認識到中國革命的洪流之所以那樣勢不可擋,正是因為在黨的旗幟下,彙集了億萬顆這樣純真無私的心靈。

在神木縣賀家川鄉賈家溝村,我訪問了擔任過劉誌丹將軍警衛戰士的賈老虎。賈老今年84歲,936年:參加紅軍,在劉誌丹、宋任窮率領的紅28軍警衛排當戰士。劉誌丹犧牲時,他正在將軍身邊。他說:“部隊渡河後,攻下東岸山頭,敵人退到山下的鎮子裏。劉軍長率部占領山頭後,親自下到半山腰觀察地形,剛舉起望遠鏡瞭望,不遠處一個暗堡射來的冷槍打中了他的胸部。我急忙把軍長背到山頭的廟裏,軍長說我不行了,趕快把暗堡打掉說完便犧牲了。宋任窮政委立即命令一團政委親自率領我們警衛排上去打暗堡,我就是在打暗堡時負了傷。子彈由後脖頸打進去,不知怎麼搞得,兩條腿就癱了。咳,我隻當了一年兵,把軍長沒有保衛好,還讓公家養活了大半輩子老人說著,傷心地流下了眼淚。顯然,劉誌丹將軍的犧牲,是他一生最傷心的事。眼看著軍長在自己身邊倒下,作為衛士,他一生都覺得愧疚不已。歲月過去了將近六十年,他仍然不能原諒自己。在老人那殘疾的軀體中,有一顆多麼崇高而純潔的靈魂呀!他們總覺得自己對革命貢獻太少。

947年月毛主席轉戰陝北期間,曾在米脂縣楊家溝住了整整四個月時間。當時沒有菜吃,有一位名叫李秀英的婦女,便一連四個月堅持給毛主席生豆芽、做豆腐。當我見到她時,她已是年近九旬的老人。她幸福地回憶起毛主席臨離開楊家溝時,請她吃飯的情形:“那天是正月初五,”老人激動地回憶道,“當時我是農會主任,毛主席派人把我們農會的六七個人請到馬家新院吃飯。毛主席穿的衣服同做飯的夥夫穿的一模一樣,老高大個子,人和和氣氣,聽李同誌(李銀橋)說是我生的豆芽做的豆腐,毛主席就往我碗裏夾菜,誇我生的豆芽好吃。”老人說到這裏,停了下來,雙眼裏聚滿了淚水,顯然是沉醉在幸福的回憶中。不久,聽說毛主席過了黃河,她便親自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過黃河參加了人民解放軍。如今他的女兒女婿都在外地,兒子也在縣域工作,唯獨她一人仍在山村裏過著艱苦的勞動生活。臨別時我問她老人家有什麼困難要組織解決?她的兒子說,別的像她這樣的人都享受著優撫待遇,她卻沒有。老人一聽,很生氣地說:“我什麼待遇也不要,就是想入黨。如果不讓我入黨,我死也閉不上眼睛。”老人說著,已是淚流滿麵,緊緊地握著我的手,一再說你回去,一定要把我的心願彙報給組織。”原來她領導的農會當年在土改中有過鬥爭過火的偏向,算是犯了錯誤,才影響了她加入黨組織。但她從未放棄過加入黨組織的信念。直到87歲高齡仍然沒有動搖幾十年前的初衷。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