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六十多年前,偉人毛澤東站在黃河西岸這片連綿的黃土群山上,頭頂漫天紛飛的大雪,舉目遠眺,腦海中呈現出的是一派宏闊無比、奇妙絕倫的景象……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髙……”六十多年之後一個初冬晴朗的日子,我作為他的敬仰者也尋跡登上清澗縣袁家溝村東側的山峁,麵對奔騰不息的大河和連綿不斷的群山,心中湧起的是被那一顆顆聖潔的心靈喚起的激情。[比奇中文網www.biqi.me首發]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回首山下,隻見溝壑中那一排排古老的窯洞,像土丘下麵的岩石一樣堅強地挺立著,支撐著起伏的群山,俯瞰著無數條奔向黃河的激紙。那窯洞中,居住著淳樸、勤勞的陝北人民,他們的心靈,永遠向著共產黨。盡管他們用汗水和乳汁,用生命和鮮血哺育澆灌了的中國革命,眼下並沒有使他們完全擺脫貧困和落後的境況,但是他們堅信共產主義的理想一定會實現,他們堅信毛澤東那句美妙的詩句“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必將成為現實。麵對這些古老的窯洞和無私奉獻的人民,我感歎道:陝北高塬溝壑深處那隨處可遇的聖潔的心靈,真正堪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魂魄。那種超越世俗的堅定和無私,才能使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立於不敗之地。這些植根於陝北髙塬溝壑之中的聖潔的心靈所閃爍的光輝,有人曾經將它命名為“陝北精神”。但願這種精神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田深深紮下根去,那麼,我們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們社會主義祖國這棵大樹,才能根深葉茂,萬古常青。
993年月日
開不敗的金菊
993年深秋回延安,留下深刻記憶的除了賓館居屋窗外花圃中盛開的金菊,恐怕就要數城內新開張的“大世界”歌舞廳那深情而悠揚的陝北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咱陝北有一個好延安……”動人的歌聲如同你日夜思念的情人的纖手,輕輕撫慰著你的心靈,又仿佛冬日裏溫暖的陽光,穿過風霜寒露照耀著你。難怪一曲未了,巳使人熱血涕騰,淚水盈盈了。你深深感到詩人賀敬之那首情淚交織的《回延安》,實在寫得太好,太真切。“幾回回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這是赤子之情,更是戀人的心聲。離開延安十多年了,走到西安,走到北京,淹沒在林立的高樓和茫茫人海之中,心靈仍然無時無刻不被一根無形的線牽著。無論離開多久,走得多遠,心中都永遠唱著一支歌,一支深情而纏綿的《回延安》。唱著這支歌,就忘不了那永遠留在了延安的雖說艱苦卻充滿歡樂的歲月,和那像金菊花一樣盛開著的深深的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