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見詩歌部分。
菩薩蠻[1]
【導讀】
這首《菩薩蠻》相傳為李白所作,南宋黃昇編《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謂其為“百代詞曲之祖”。然自明胡應麟以來就不斷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它是晚唐五代人假托李白之名而作的。盡管這場爭議至今仍繼續,但這首詞的魅力是無可抵擋的。
這首詞寫思婦盼望遠方行人,久候而其人不歸的心情。開頭兩句為遠景,從登樓望遠的思婦的角度描寫日暮時分山間的景象,接著從全景式的平林遠山拉到樓頭思婦的特寫鏡頭,突出了“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由遠及近,由景及人,富有層次感。下片以“宿鳥歸飛急”反襯行人滯留他鄉,以“長亭更短亭”說明歸程遙遠、歸期無望,含蓄蘊藉地表現了哀怨之情。
平林漠漠煙如織[2],寒山一帶傷心碧[3]。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4]。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5]。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6]。
【注釋】
[1]這首《菩薩蠻》不見於唐人載籍,北宋文人傳為李白作。南宋黃昇謂其為“百代詞曲之祖”。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疑其為“晚唐人詞,嫁名李白”。
[2]平林:平展的樹林。漠漠:煙氣彌漫的樣子。
[3]“寒山”句:從少婦的角度寫相思,意即正是春光大好、萬物蔥蘢的時候,而自己卻獨守空房,禁不住傷心寂寞。傷心碧,一片使人傷心的碧綠色。
[4]有人:指詞中的主人公。
[5]“玉階”二句:上句遙想家中愛人期待的失望心情;下句寫眼中所見鳥兒歸家的情景,與自己漂泊無依的處境形成對比,運用了比興的手法。
[6]長亭、短亭:古時設在大路邊供行人歇腳的亭子。庾信《哀江南賦》:“十裏五裏,長亭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