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飛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曾為方城(今河南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世稱溫方城、溫助教。他在當時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他詩詞兼擅,詞的成就尤高。《舊唐書》本傳中說他“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花間集》中收溫詞最多,達66首,可以說他是第一位專力填詞的人,被譽為花間派鼻祖。
菩薩蠻[1]
【導讀】
溫庭筠的詞作內容偏重寫閨情,他擅長用濃麗香軟的華麗辭藻,具體細致地描述女性的居所、服飾及心緒,仿佛是一幅幅精致的仕女圖,色彩華麗綺豔,風格細膩婉約,王國維用“畫屏金鷓鴣”來形容其詞品。《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是溫庭筠的代表作,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居室的華麗陳設及美人梳洗時的嬌慵姿態,在一係列意象的對比當中,委婉含蓄地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
曆代詩詞論家對溫詞的評價甚高,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雲:“詞有高下之別,有輕重之別。飛卿下語鎮紙,端已揭響入雲,可謂極兩者之能事。”劉熙載《藝概》雲:“溫飛卿詞,精妙絕人。”溫庭筠在詞史上的地位,的確是非常重要的。
小山重疊金明滅[2],鬢雲欲度香腮雪[3]。懶起畫蛾眉[4],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5],花麵交相映。新帖繡羅襦[6],雙雙金鷓鴣[7]。
【注釋】
[1]菩薩蠻: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本是一種模仿外國裝束的舞隊所用的曲調。本詞寫一位貴族女子空虛的寄生生活,對人物的外貌和內心的刻畫極為細致。
[2]小山:指眉額。金:畫眉用金色,故稱。作者另一首《菩薩蠻》中有“蕊黃無限黨山額”句,即以山比喻眉。一說此句描寫床頭如小山重疊般的枕屏。
[3]鬢雲:指頭發濃密如雲。香腮雪:指香而白的麵頰。
[4]蛾眉:同“娥眉”,指女子長而美的眉毛。
[5]花:指插在頭上的花。前後鏡:前後兩麵對照的鏡子。
[6]帖:盤繡,一種刺繡方式。
[7]金鷓鴣:用金線盤繡的鷓鴣。古人用鷓鴣一詞一如用鴛鴦,取其成雙成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