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小說——李朝威(1 / 3)

李朝威,唐代著名傳奇作家,生平經曆不詳。著有傳奇名作《柳毅傳》,後世戲曲作家多取為題材。

柳毅傳(節錄)

【導讀】

唐傳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說,作者大多以記、傳名篇,以史家筆法傳奇聞逸事,它的出現標誌著我國文言小說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唐傳奇往往將情節的傳奇性與現實的真實性融合一體,敘寫書生與龍女相戀故事的《柳毅傳》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小說敘述書生柳毅在返鄉途中與洞庭君的女兒偶然相遇,她請求柳毅給家人捎信,柳毅按照龍女說的方法將書信送給洞庭君,洞庭君的弟弟錢塘君將龍女救回。此後數日,洞庭君兄弟熱情地款待柳毅,錢塘君借著酒意強行求婚,柳毅據理力拒。柳毅歸家後,兩次婚娶的夫人都很快去世,後與盧氏結婚並生下一子,日後方知盧氏正是前來報恩的洞庭君龍女。後來柳毅也成仙。本文節選的是從開頭至救回龍女的前半部分。

這篇小說故事奇幻,想象優美,情節曲折,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見義勇為、威武不屈的柳毅,溫柔婉順、知恩圖報的龍女,疾惡如仇、暴烈剛強的錢塘君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說通過形神兼具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波瀾起伏的情節描寫,將靈怪、俠義、愛情三者成功地結合在一起,語言也十分優美流暢,在藝術上有很高成就。

儀鳳中[1],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2]。念

鄉人有客於涇陽者[3],遂往告別。至六七裏,鳥起馬驚,疾

逸道左[4]。又六七裏,乃止。

見有婦人,牧羊於道畔。毅怪視之,乃殊色也[5]。然而

蛾臉不舒,巾袖無光[6],凝聽翔立[7],若有所伺。毅詰之曰:

“子何苦而自辱如是[8]?”婦始楚而謝,終泣而對曰:“賤妾不

幸,今日見辱問於長者[9]。然而恨貫肌骨,亦何能愧避,幸

一聞焉。妾,洞庭龍君小女也。父母配嫁涇川次子[10],而夫

婿樂逸[11],為婢仆所惑,日以厭薄[12]。既而將訴於舅姑[13],

舅姑愛其子,不能禦[14]。迨訴頻切[15],又得罪舅姑。舅姑毀

黜以至此。

[

16]”言訖,噓唏流涕,悲不自勝。又曰:“洞庭於

茲,相遠不知其幾多也。長天茫茫,信耗莫通。心目斷盡,無

所知哀。聞君將還吳[17],密通洞庭[18]。或以尺書寄托侍

者[19],未卜將以為可乎?”毅曰:“吾義夫也。聞子之說,氣

血俱動,恨無毛羽,不能奮飛。是何可否之謂乎!然而洞庭,

深水也。吾行塵間,寧可致意耶?唯恐道途顯晦[20],不相通

達,致負誠托,又乖懇願。子有何術,可導我耶?”女悲泣且

謝,曰:“負載珍重[21],不複言矣。脫獲回耗[22],雖死必

謝。君不許,何敢言。既許而問,則洞庭之與京邑,不足為

異也。”

毅請聞之。女曰:“洞庭之陰[23],有大橘樹焉,鄉人謂之

社橘。君當解去茲帶,束以他物。然後叩樹三發,當有應者。因而隨之,無有礙矣。幸君子書敘之外,悉以心誠之話倚托,千萬無渝!”毅曰:“敬聞命矣。”女遂於襦間解書,再拜以進,東望愁泣,若不自勝。毅深為之戚。乃置書囊中,因複問曰:“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豈宰殺乎?”女曰:“非羊也,雨工也[24]。”“何為雨工?”曰:“雷霆之類也。”毅顧視之,則皆矯顧怒步,飲齕甚異[25]。而大小毛角,則無別羊焉。毅又曰:“吾為使者,他日歸洞庭,幸勿相避。”女曰:“寧止不避,當如親戚耳。”語竟,引別東去。不數十步,回望女與羊,俱亡所見矣。

其夕,至邑而別其友。月餘到鄉,還家,乃訪於洞庭。洞庭之陰,果有社橘。遂易帶向樹,三擊而止。俄有武夫出於波間,再拜請曰:“貴客將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實,曰:“走謁大王耳。”武夫揭水指路,引毅以進。謂毅曰:“當閉目,數息可達矣[26]。”毅如其言,遂至其宮。始見台閣相向,門戶千萬,奇草珍木,無所不有。夫乃止毅,停於大室之隅,曰:“客當居此以伺焉。”毅曰:“此何所也?”夫曰:“此靈虛殿也。”諦視之,則人間珍寶,畢盡於此。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精,雕琉璃於翠楣[27],飾琥珀於虹棟。奇秀深杳,不可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