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芬最見不得
女兒這副靈魂出竅的樣子,
才多大點子歲數,
就神不守舍啦?
唐冬青成天在大庭廣眾之下倒苦水,自己的苦卻從來不對別人吐露一句。
自從見識了陳老師的家庭生活,唐冬青對自己的家庭就很不滿。陳老師家裏人說話永遠是和風細雨,相互之間和和睦睦,你敬我愛;而自己家裏人說不上兩句話就要吵起來,動不動大嘴巴子就扇到別人臉上了,砸鍋摔碗是家常便飯。爸爸和媽媽兩個,唐冬青覺得他們哪一個也拿不出手。
爸爸的樣子長得還不錯,高高大大很威風,很像一個響當當的男子漢,可他沒讀過什麼書,脾氣暴得不得了,經常眼睛一瞪就嚷起來,唐冬青實在沒法子從心裏尊敬他。媽媽就更別說了,她跟爸爸一樣脾氣壞,甚至比爸爸脾氣還要壞。在她的眼裏人就分兩種:襠裏有鳥的和襠裏沒鳥的,對有鳥的她就客氣得多,所以她開口就罵、伸手就打的第一個人就是唐冬青。挨打挨罵也罷了,唐冬青最看不慣媽媽的是她每天下班都要從糧店裏拿一點米或者麵回來,其實拿得也不算多,一次也就是兩三把。唐冬青親眼看見媽媽在每條褲衩上都縫了一個小布袋,米和麵就藏在那個貼肉的口袋裏。這明明就是偷竊行為,誰都知道偷東西是可恥的,唐冬青不懂媽媽怎麼就不知道?每次王玉芬把褲衩口袋裏的米或者麵掏出來放到自己家的米缸或者麵罐裏,都是一副歡喜得不得了的樣子,也讓唐冬青非常看不慣。
有一天她忍不住把媽媽偷米的事情悄悄地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先是沒說話,過了一會兒才不當回事地說:“糧店的米垛大著呢,拿個一把兩把有什麼要緊的?”唐冬青聽了臉都氣紅了,她一點沒想到爸爸這麼沒立場。第二天唐冬青放學回到家,剛進門王玉芬就劈頭蓋臉給了她幾巴掌,一邊打一邊惡狠狠地痛罵她:“你這個胳膊肘朝外拐的小賤貨,我屁股裏不夾一把帶回來,你他媽×吃屁去!”說著當著唐冬青麵解開褲腰帶,從褲衩口袋裏掏出三把米嘩啦嘩啦丟進米缸裏。唐冬青又氣又恨,心裏暗暗地罵王玉芬不要臉,罵唐大叛徒狗腿子,心想自己怎麼偏偏就攤著這麼一對爹媽!淚水湧起來蒙住了眼珠子。
爸爸媽媽是這樣,兩個哥哥也好不到哪裏去。別人家的哥哥都有哥哥的樣子,在家裏做家務,在外頭護著弟弟妹妹不讓他們被別人欺負,有哥哥的小孩個個頭抬得高高的。可是建華和建民卻很夠嗆,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架,成天在外頭撩貓逗狗,不是打人就是被人打,兩兄弟嘴角、眉梢終年掛著彩。
除了在外麵跟別人打,建華和建民在家裏也動手。他們倆的脾氣一個隨爸爸一個隨媽媽,一個是炮筒子,一個是火盆子,碰到一塊兒就不消停。兩個人經常為了搶一個餅或者一塊肉大打出手,沒有一點點的兄弟情分。對下麵的弟弟妹妹更是毫不相讓,有吃的搶吃的,有玩的搶玩的,沒吃的沒玩的就把欺負他們當樂子。這麼一對活寶,唐大看了隻當沒看見,懶得去管他們;王玉芬同樣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說他們五個崽子都是前世裏的冤家,還說不是冤家不聚頭,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們一鍋燴了。
有一件事情唐冬青心裏恨恨的,卻實在說不出口。有一天放學後她在校門口碰到二哥建民,建民賊頭賊腦地對她笑,還從兜裏摸出一塊糖紙都摸髒了的水果糖遞給她。建民從來是個最愛占便宜的人,突然這麼大方讓唐冬青很詫異。可是畢竟他是自己的親哥哥,他總不會害自己吧?唐冬青就接過了水果糖。建民在她耳朵邊嘀咕了幾句,讓她先別忙回家,跟他一起出去玩玩。建民和建華一樣從來是不在外頭逛夠了不回家,爹媽打都打不怕。相反,唐冬青從來放了學就回家,哪怕回去放了書包再出來。她不想跟建民在外麵逛,建民說不動她,就動手拖住她的衣袖,非要她跟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