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企業中,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諸如孫悟空式的“帶刺員工”,在知識經濟時代,雖然企業的老板們也都認識到知識管理的重要性,並且試圖通過知識管理來消滅這些所謂“帶刺員工”的核心作用,取消他們的不可替代性。但是,“二八定律”告訴我們,以上努力隻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帶刺員工”的作用,他們突出的個人能力所形成的不可替代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繼續存在。因此,組織處理“帶刺員工”最有效的方法是用一種包容心態去關心、關愛和信任他們,建立共同願景,並幫助他們在組織內部建立職業生涯規劃,從而最終實現組織與個人的協同和共贏。
(1)給他權力。
“帶刺員工”往往具有一技之長,能力超群、精力旺盛,不喜歡他人甚至自己的上級在自己麵前指手劃腳。因此,作為其管理者,對此類員工要注意充分授權,並讓其承擔一些頗具挑戰性的工作。唐僧對悟空的管理便是讓他做急、難、險、重的任務。而最終的結果是:不管是多麼難辦的任務,孫悟空通過整合內外資源,每次都將任務完成得很好,自己也感覺很有成就感。同樣,對於一個能力不凡的下屬,管理者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多給他分配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尤其是與其知識、能力匹配度高的挑戰性的工作,並充分授權,放手讓他來幹。這樣不但確保組織目標的實現,同時,能夠充分發揮這類員工的智慧與能力,滿足這類員工自我實現及尋找成就感的需要。
(2)明確遊戲規則。
對於一個管理者,隻得到下屬的敬還是遠遠不夠的,能讓下屬對自己“既愛且怕”,則是每個管理者最喜歡的感覺。要達到以上目標,管理者需根據公司製度、文化理念,組織“帶刺員工”及員工代表共同參與製定本單位的製度及遊戲規則,並堅決執行,讓“帶刺員工”逐漸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如孫悟空在剛加盟取經團隊時,不懂規則,經常做出出格之舉,後來,幸虧觀音菩薩及時地提供了提升唐僧領導力的緊箍咒,如此一來,恩威並舉,時不時念一念緊箍咒,即使是當年大鬧天空的孫悟空,也得乖乖跟著唐長老西行去了。因此,一個組織或團隊的管理者,要建立工作規則,並逐漸外化為“帶刺員工”的行為,內化為這類員工的價值理念,這對於提升團隊協作能力與水平,達成團隊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3)個性化激勵。
我們在對“帶刺員工”實施有效管理控製的同時,激勵方式的選擇更為重要。同一激勵誘因或方式作用於不同員工、不同環境和時期,都會引起不同的反應和效果。因此,管理者應根據不同的激勵對象和環境的差異,采取相應的激勵方法和手段,以求達到最佳激勵效果。
首先,尋找“帶刺員工”個性化的需求,不少公司的管理者認為在物質方麵給予“帶刺員工”充分的獎勵,並沒有實現預期的激勵效果,因為薪酬及股權等問題隻能解決他們物質需求方麵的激勵,而對於這類員工最關注的更深層次的激勵,如工作參與、客觀工作評價及職業發展、公司管理方式、工作環境等卻沒有任何改進。所以,管理者要想真正贏得“帶刺員工”的心,實現“帶刺員工”與組織的協同發展,就必須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正視“帶刺員工”的客觀需求。
其次,提高“帶刺員工”的組織承諾或組織歸屬感,“帶刺員工”的組織承諾,作為反映“帶刺員工”和組織之間關係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特定的態度。態度受價值觀和信念的直接影響,而價值觀和信念又是個體所處的文化培養而成的。因此,“帶刺員工”的組織承諾也不可避免地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痕跡。中國文化強調個人在家庭、社會及人際關係上重義輕利。受此影響,“帶刺員工”的規範承諾表現為:以社會規範和職業道德為行為準則,努力自覺地工作,盡職盡責,對組織有義務感和責任感。
(4)酒和汙水效應。
所謂的酒和汙水效應指的是:如果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得到的是一桶汙水;如果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
如果組織中的“帶刺員工”經過上述一係列的措施仍然不能夠控製他,而他的破壞作用遠遠超過建設作用時,管理者就應該下定決心,果斷地把他清除出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