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母題中的私人生活(1 / 1)

1962 的年景似乎不錯,全國範圍的大饑饉過去,父親調入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回到家庭生活固然很好,尤其難得的是重歸導演老本行,想來之前已摘去右派帽子,徹底改正還需耐心等到二十年之後,為曆史糾偏的時節。在此,母親寫作中那個緊張關係似乎得到紓解,呈現出緩和。《逝去的夜》,固然能以階級觀念解釋為舊製度的不正義,但具體到也寶的處境,卻是宗教的虛無與世俗生活的強烈對峙,貧困是貧困,可熱辣辣的人間無論如何都是令人向往的,那一個泥娃娃,人稱“大阿福”,被也寶抱在懷裏逃出英國教會孤兒院的,就是人間的象征。《逝去的夜》的小說名如今看來似乎也含有隱喻,喻義時代燈火的闌珊處,規避了批判和謳歌的集體主題,偷渡出來私人生活。

從所存資料看,在相對鬆弛地書寫了個人經驗的《逝去的夜》之後不久,母親的寫作又陷入緊張關係。接著,還是1962 年,母親發表的是小說《快三腿宋福裕》,與其說虛構,毋寧認為是一篇人物特寫,寫的是人民公社的勞動模範。下一年,母親在郊區的鄉村體驗生活,“體驗生活”的說法暗示著一個概念,那就是所謂“生活”是有所界定的,並不是所有的人和事,而隻是為政權主體認可的一部分。這一年裏,母親的創造力相當稀薄,隻有短篇《回頭卒》,描寫一個心懷私欲的農人精英,反應是冷漠的猶豫。自此便是十數年的擱筆,直至1977 年寫作並發表短篇小說《出山》。

2013年5月15日上海

1962 的年景似乎不錯,全國範圍的大饑饉過去,父親調入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回到家庭生活固然很好,尤其難得的是重歸導演老本行,想來之前已摘去右派帽子,徹底改正還需耐心等到二十年之後,為曆史糾偏的時節。在此,母親寫作中那個緊張關係似乎得到紓解,呈現出緩和。《逝去的夜》,固然能以階級觀念解釋為舊製度的不正義,但具體到也寶的處境,卻是宗教的虛無與世俗生活的強烈對峙,貧困是貧困,可熱辣辣的人間無論如何都是令人向往的,那一個泥娃娃,人稱“大阿福”,被也寶抱在懷裏逃出英國教會孤兒院的,就是人間的象征。《逝去的夜》的小說名如今看來似乎也含有隱喻,喻義時代燈火的闌珊處,規避了批判和謳歌的集體主題,偷渡出來私人生活。

從所存資料看,在相對鬆弛地書寫了個人經驗的《逝去的夜》之後不久,母親的寫作又陷入緊張關係。接著,還是1962 年,母親發表的是小說《快三腿宋福裕》,與其說虛構,毋寧認為是一篇人物特寫,寫的是人民公社的勞動模範。下一年,母親在郊區的鄉村體驗生活,“體驗生活”的說法暗示著一個概念,那就是所謂“生活”是有所界定的,並不是所有的人和事,而隻是為政權主體認可的一部分。這一年裏,母親的創造力相當稀薄,隻有短篇《回頭卒》,描寫一個心懷私欲的農人精英,反應是冷漠的猶豫。自此便是十數年的擱筆,直至1977 年寫作並發表短篇小說《出山》。

2013年5月15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