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行業鼻祖Groupon在開張的第七個月實現盈利。這樣驚人的發展速度,注定了這種名為“團購”的商業模式會在中國被大量複製。
僅僅一年時間,國內團購網站從五六家增長到5000家,但“燒錢比賽”進行過程中,當初預想的快速盈利局麵並未出現,競爭卻日趨白熱化,風投開始逐漸收緊錢袋。2012年內能否做到盈利,可能是決定團購網站能否活下去的生死線,而新一輪融資中,能獲得資本青睞的將隻有寥寥幾家。
“我們真的沒有賣假貨!”5分鍾的電話裏,劉洋重複這句話4次,掛電話後,他說自己有一種想打人的衝動。29歲的劉洋是一家全國性團購網站市場部負責人,他連續接到媒體電話,求證網絡上關於他所在網站的不利傳言。劉洋認為,這些傳言都是競爭對手製造並散布的。“利用網絡水軍和媒體散布虛假消息不說,還開出奇高的薪水從我們的員工中批量挖角,打價格戰如今也沒有了底限,貼錢也要把客戶搶走,長此以往的結果隻可能是兩敗俱傷。”
有類似煩惱的,並不止劉揚一個,無序的瘋狂競爭已經成為現下團購網站的普遍生態,無論誰都難以獨善其身。
2010年初,馮曉海將自己創辦的愛卡汽車網賣了1000萬美金,開始尋找下一個創業機會,一個名為Groupon的網站給了他啟發。春節期間,馮曉海開始逢人就聊一個叫“團購”的東西,他的新項目稱為“滿座”。
幾乎與此同時,王興也盯著Groupon,他建了個網站,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美團”。王興的清華校友吳波則在將“焦點網”賣給張朝陽後,開辦拉手網,第一單生意是賣星巴克的購物券。
2010年是中國團購元年,幾個年輕人各自帶著一支十幾人的團隊,拿著此前創業盈餘的一點小錢,在中國電子商務的曆史上寫下濃重一筆。
被王興、吳波、馮曉海仔細研究過的團購行業鼻祖Groupon,那時已經上線超過一年,且在開張的第七個月實現盈利。這樣驚人的發展速度,注定了這種名為“團購”的商業模式會在中國被大量複製。隻是誰也沒有想到,短短一年後,複製網站的數量就達到驚人的5000家,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經過一年運轉,團購行業的大格局初定,借助阿裏巴巴優質平台致力於實物團購的淘寶聚劃算牢牢控盤,但因為商業模式與其他網站不同,基本算是置身事外,而從事本地服務類的拉手、美團、24券、糯米等網站,雖已牢牢占據行業前十強席位,但這並不是最終的結局,他們是第一梯隊,也是競爭最為慘烈的第一戰場。
手持重金的徐茂棟又展開了大規模的“拆遷行動”,大量競爭對手的核心骨幹被其用高薪加期權挖角。清華校友王興和吳波和他們創辦的美團和拉手,從去年以來一直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但最近一段時間,突然有強力新來者加入到亂局中,正在為他們製造最大的困擾。
之前專注於SP和天使投資的大佬徐茂棟,突然瞄上了一家名叫窩窩團的網站,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董事長,隨後他指揮窩窩團開始對團購業的舊格局發去一連串“自殺式襲擊”。
與其他團購網站的滾動式發展不同,窩窩團在短時間內通過“並購加直營”的方式,同時在全國150個城市迅速擴張,徐茂棟坦承已接觸超過300家區域團購網站,並選擇了其中20多個實施並購。大規模收購讓窩窩團急劇擴容,員工數量成幾何級增長,而這顯然離徐茂棟的規劃還相差甚遠。
手持重金的徐茂棟又展開了大規模的“拆遷行動”,大量競爭對手的核心骨幹被其用高薪加期權挖角。業內風傳僅拉手網華東區就有200人團隊集體出走窩窩團,近日徐茂棟又通過微博高調宣布有一批新人才加盟,他們都來自美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