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是想要買土豆,而是一定要買最好的土豆(4)(1 / 2)

結果,那些回答數目奇高的應聘者全部被錄用。其後招考官員解釋說:“一個人認為自己十年後的工薪竟然和現在差不多或者高不了多少,這首先說明他對自己的學習、前進的步伐都抱有懷疑,他害怕自己走不出現在的圈子,甚至幹得還不如現在好。這種人在工作中往往沒什麼激情,容易自我設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他對自己的未來都沒有信心,我們又怎能對他有信心?”

人有些時候就是這樣。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他們的心裏已經選擇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潛意識:成功是不可能的。他們不是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即使原有的限製已取消,但他們早已經被嚇怕了,或者已習慣了,不想再要求、不敢再進取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習慣性思維,套在失敗的經驗中爬不出來,以致失去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心理高度決定事業高度,一個人若想突破事業的瓶頸,有所作為,就要首先突破心理的瓶頸,不能因為過去的一些失敗或者是眼前職位的無關緊要而降低自己的標準。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一個人唯一的限製,就是自己頭腦中的那個限製。唯有自己才能掙脫自我設限。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上帝隻拯救能夠自救的人。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限製你成功,除非你自己。如果你不想去突破,掙脫固有想法對你的限製,那麼沒有人可以幫助你。在職場裏打拚的你,應當及時擺脫自身“心理高度”的限製,那麼你的職業發展空間和成功率將會大大增加。

海爾集團洗衣機本部住宅設施事業部衛浴分廠廠長魏小娥就是一個麵對問題時能夠用心思考,及時擺脫“心理高度”限製的人。

為了發展海爾整體衛浴設施的生產,1997年8月,海爾集團派魏小娥前往日本學習世界最先進的整體衛浴產品生產技術。在學習期間,魏小娥發現日本人試模期出的廢品率一般都在30%~60%,設備調試正常後,廢品率為2%。

魏小娥問日本的技術人員:“為什麼不把合格率提高到100%?”日本人反問道:“100%?你覺得能夠做得到嗎?”從對話中,魏小娥意識到,不是日本人能力不行,而是思想上的桎梏使他們停滯在98%。

作為一名海爾的員工,魏小娥的標準合格率100%。為此她拚命地利用每一分一秒的學習時間。3周後,她帶著先進的技術回到了海爾集團。

半年後,日本模具專家宮川來中國訪問時見到了“徒弟”魏小娥,此時,她已是衛浴分廠的廠長。麵對著操作熟練的員工、一塵不染的生產現場和100%合格的產品,他大吃一驚,反過來向徒弟請教。

“有幾個問題曾使我絞盡腦汁想盡辦法,但最終仍沒有解決。日本衛浴產品的現場過於髒亂,我們一直想做得更好一些,但難度太大了。你們是怎樣做到現場清潔的呢?對我們來說,2%的廢品率和5%的不良品率天經地義,100%的合格率是我們連想都不敢想的,你們是怎樣提高產品合格率的呢?”

“用心去做!”魏小娥簡單的回答又讓宮川吃了一驚。原來,魏小娥從日本學成歸國之後,便開始重點抓衛浴分廠的模具質量工作。不管是工作日還是節假日,魏小娥的質量意識從沒有消失過。有一次在試模的前一天,魏小娥在原料中發現了一根頭發,這無疑是操作工在工作中無意間掉進去的。一根頭發絲就是廢品的定時炸彈,萬一混進原料中就會出現廢品。魏小娥馬上給操作工統一製作了工作服和帽子,而且要求大家統一剪短發。就這樣,在魏小娥的努力下,2%的責任得到了100%的落實,2%的可能被一一杜絕。終於,100%這個被日本人認為是“不可能”的產品合格率,被魏小娥做到了,無論是在試模期間,還是設備調試正常後。

人生所能達到的高度,往往就是人們在心理上為自己選定的高度。自古以來,每一次的創造性發明,每一次的革命性突破,每一個平凡人的成功,都是勇於突破框框,向原本以為不可能的事發起挑戰的結果。不要自我設限,隻有突破限製,跳出框框,你才能采取跳躍式的行動大步向前邁進。

土耳其諺語說:每個人的心中都隱伏著一頭雄獅。這是對人自身價值應有的肯定。你隻有打破自我設限的禁錮,激發你的生命活力,喚醒沉睡的創造力,釋放你與生俱來的成功力量,才能使你產生持續的行動力,達成既定的目標,提升你生命的品質。

轉換角度:換工作不如換心情

我討厭這份工作。它和我的興趣相差太遠了。在工作中,你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抱怨?毫無疑問,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是幸運的。但事實是,大多數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無法真正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但這難道就可以成為我們隨隨便便應付工作的理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