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臨戰(3 / 3)

荊一飛的意思很明顯,這案子的發展已經不可控製,若是金吾衛再介入其中,就很難有脫身之機,她身為金吾衛一員,曆來把職責使命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同時她敬重魏東侯如師如父,也會時刻把魏東侯的前途安危係在心上,若是形勢發展不可控製,她自然是要提醒魏東侯的,此事是不是應該及早懸崖勒馬,向皇上稟報。

魏東侯冷哼一聲,反問道:“一飛,那你覺得應該如何?立即稟報皇上嗎?”

荊一飛俯首道:“屬下隻是建議,不敢妄作決斷!”

魏東侯語重心長道:“一飛,我知道你擔心我和整個金吾衛的安危,但是你認為這件事涉及太子、漢王和姚少師等一幹人,皇上會相信我們的言論嗎?你覺得我們現在已經介入這麼多,還藏有兩件法器,這些人不會在關鍵時刻將罪責一股腦兒地都推到我們金吾衛身上嗎?這些人弄權推卸的能力可都是一等一的厲害!我怕,到時候表忠心未成,成了替死鬼倒是水到渠成!”

魏東侯的一連串質問,立即讓荊一飛啞口無言。

金吾衛介入這個案件,其實並非一開始就沒有回頭路了,當時他們查清了這案件與朱高煦有關,大可以客觀羅列證據給皇上,不必牽扯得這麼深入,隻是魏東侯的態度一直比較模棱兩可,加上眾人立功心切,終於一步步陷入了這迷局之中。

現在他們身懷關乎國運的法器,想要再向皇上稟報確實已經晚了,皇上如何會聽信這麼曲折的案件,如何會為了小小的金吾衛而去懲罰太子和漢王?明朝的皇帝曆來都是親朱家人而遠功臣,一言一語不合被砍頭的不在少數,所以這時候向皇上稟報必然不是上策。反而,隻會惹禍上身。

魏東侯道:“為今之計,隻有將計就計四個字。替太子奪取法器,讓太子來重挫朱高煦,從而我們才能坐收漁翁之利!”

若是他們幫太子奪取法器,太子與他們便是一條線上的螞蚱,此事必然要助他們脫困才是,所以這是現在最好的辦法了。這太子雖然能力不如漢王,但他忠厚仁慈的人品卻是有口皆碑的,這也是為什麼一幹文臣拚了命地支持朱高熾當太子,當真可以配上賢德二字。而且太子的兒子,聖孫朱瞻基對自己明顯也有幾分好感,若是能助太子登基,將來跟隨朱瞻基,也未嚐不是件好事。秦明這般想定,對魏東侯的決定自然就沒有異議,而荊一飛則是把魏東侯看作自己的恩人和師父,魏東侯的話她自然是不會反對的。隻有白齊,眼神不停閃爍,顯然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是不同意魏東侯的這個決定,而是想他還有一件事必須要做,這件事是他師父賀知之交辦給他的,眼下就是最好的時機!

白齊突然道:“魏大人既然已經有了決定,我等照辦便是,隻是此事畢竟非同小可,我心中也有個疑問,不知當問不當問?”

魏東侯道:“你問便是。”

白齊道:“我聽聞魏大人一向不喜結黨營私,卻不知大人這計策是真心誠意要助太子登基,還隻是權宜之計,另有其他想法?”

他這話問得很大膽,就連秦明這麼不守規矩的人都被驚到了,一旁的荊一飛更是急忙喝止了白齊。但魏東侯卻擺了下手,反問道:“不知白侍衛何出此言?”

白齊俯首道:“此次孝陵一戰乃是關乎生死一戰,我等必然是無視生死,一往無前,不過便是死總要有個明白,屬下向來便是這個性子,不懂便問,隻求一個心裏明白。”

魏東侯義正詞嚴道:“我等金吾衛自然是忠君之事,如今皇上既非太子也非漢王,你說我圖的是什麼?凡是心有異者,皆為國法朝綱所不容,不論將軍草民,都是如此!不是嗎?”

魏東侯的話,語氣雖然不甚淩厲,但句句堅定,叫人無法再反駁。白齊俯首道:“屬下明白了,屬下必定全力以赴,不叫魏大人失望!”

秦明和荊一飛也俯首道:“必當全力以赴!不顧生死!”

魏東侯道:“那便好,孝陵一戰,我等隻許勝不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