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3 / 3)

(二)以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為重點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裝備,發展網絡化協同研發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製、服務型製造等新模式,分類推進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智慧園區建設,推動研發、生產、管理、服務等模式變革。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采取邊創新部署、邊試點應用、邊完善監管的總體策略,加快構築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立健全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產業和監管三大體係。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構建基於互聯網的開放式“雙創”平台,促進形成大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的網絡體係,打造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的新格局。深入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係建設,引導企業開展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廣泛應用互聯網改造設計、製造、營銷、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推進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三)加快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競爭力。網絡信息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術創新領域,也是推動數字經濟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強基工程等,瞄準重大戰略需求和未來產業發展製高點,抓緊突破網絡發展的前沿技術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在集成電路、基礎軟件、核心元器件、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實現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強前沿領域重大布局,加大未來網絡、量子計算、平流層通信、衛星通信、可見光通信、車聯網、地海空天一體化網絡、人工智能、類腦計算等重點領域的攻關力度。加強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研發和綜合應用,加快培育新業態和新模式。聚焦在生活類、公共服務類、行業類及新型信息產品四大重點領域,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信息消費需求。

(四)提升網絡信息安全保障水平。發展數字經濟,網絡信息安全是保障。認真落實網絡安全法,統籌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完善信息安全保障體係,增強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分級保護、動態調整的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護體係,加強針對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重點領域的網絡安全防護,進一步規範關鍵基礎設施保護、網絡安全、數據跨境流動、個人信息保護、新技術新業務開展、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和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大力推進工業信息安全保障體係建設,加強工業控製係統信息安全防護管理等政策及標準製定,強化工控安全檢查評估,形成國家工業信息安全態勢感知、安全防護、應急保障、風險預警等保障能力。推進信息安全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加強可信身份標識保護、身份管理和驗證係統等領域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五)營造數字經濟發展良好環境。良好政策環境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有效保障。加強頂層設計,推動研究製定數字經濟國家發展戰略。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對新技術新業態監管要鼓勵創新、包容審慎,推動建立以信用為基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監管體係,強化數字治理手段建設,充分發揮行業自律機製在規範市場行為和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等方麵的積極作用,鼓勵第三方及用戶參與行業治理,推進多元治理體係建設。推動出台數據開放、保護和利用等法律法規。落實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加強數字技能培訓,促進提升國民數字素養,弘揚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創客精神。加強數字經濟領域國際交流合作,貫徹落實“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深化網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數字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