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生”溫州、日本、韓國,三地看漢字(1 / 2)

在韓語裏,漢字加,構成動詞相當於日語的さ變動詞或名詞加だ構成的形容動詞,或名詞加な的形容詞,如:

(不規則)

(入院)、(退院)

這裏七個韓語詞都以結尾,前麵都是漢字,雖然有漢字注在括號裏的隻有第四個和最後兩個,但從讀音完全可以知道它們個個都是漢字加。其他幾個就可以這樣重寫如下:

——憂慮(憂慮)

——重要

——注意

——發生

這樣的構詞法與日語的立派な、綺麗だ、注意する、発展される很相似。除構詞之外,在用詞方麵韓日兩國也有很多相同或相近之處,如:

韓、日:停留場——停車場

韓、日:出勤——上班,退院——出院

韓、日:案內(;あんない)

——向導、引導、陪同

韓:(案內書)——說明書

日:あんないじょう[案內狀]

——通知、請貼

韓、日:注文(;ちゅもん)

——點菜、訂購、訂貨

韓:(寫真) 日:しゃしん[寫真]

日:きぶん[気分] 韓:(氣氛)——情緒、心情,如:気分が悪いです。心情不好。

日:きおん[気溫] 韓:(氣溫)

日、韓:萬年筆(まんねんひつ)

——鋼筆。

韓、日:宿泊(しゅくはく)

——住宿、投宿

韓、日:階段(かいだん)

——階梯、樓梯

日:弁護士 韓:辯護士——律師

韓:(看護員)——護士

日:かんごふ(看護婦)——護士

韓:(俳偶)——演員

日:はいゆう[俳優]——演員

韓:(番地)——門牌號、數碼

日:ばんごう [番號]—號碼、號數、號頭

ばんぐみ [番組]——節目

ばんけん [番犬]—看門狗、看家狗

日:しゃざい[謝罪]——謝罪、道歉

韓:(謝過)——道歉

語音比較相似的有:

病院(びょういん、)——醫院

混雑こんざつ、)——混亂

予約(よやく、)——預約、預訂

記録(きろく、)——記錄

問題(もんだい) (問提)——問題

宅(たく、·)——府上、宅

藥局,薬局(やっきょく)—藥店

漢字讀音的變異,是長年累月離開本土造成的,不管其變為“韓式”或“日式”,可還是“九變不離其宗”,無論從字型或讀音都可以知道某個字、詞是不是漢字或取之於漢字。漢字在異國、他鄉有所改變,甚至改頭換麵,也是很自然的。其實我們中國漢字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在變化、發展或創新,同時也在不斷吸收外來詞豐富自己。就變化來說還是我們本國的漢字變化大,特別是使用簡體字之後,繁體字看起來倒更像日語裏的漢字。在中小學裏老師教中國古文沒有比教外語容易。

韓語裏的漢字可能也分“唐音”和“吳音”,這又涉及中國方言的問題。用方言與這些輸出國外的漢字作比較還接近一些。溫州話是吳方言的一個分支,它保留著許多古漢語的成分,用溫州讀古漢語、古詩,比用普通話還要順口,也更押韻。溫州話與韓語和日語有相通之處,有些沒有字的話可以用日語假名來拚寫,比如:表示“什麼”這個意思的溫州口語叫做“ani”,這兩個音節本來是沒有字的,用假名就可以寫成“あにい”,如今當地報紙上也寫作“阿尼”,但隻有溫州人才看明白。韓語裏也有一個意思相同讀音相近的“阿尼”,寫作溫州話“阿尼物事”就是“什麼東西。”,如:什麼人——阿尼人,什麼事——阿尼事幹,什麼地方——阿尼地方,等等。“哪裏”的溫州話是niaudo,日語是doko,韓語是odi 三者都有相似之處。窗子的“窗”在日語和韓語裏都是“窓”。韓語的(窓門)就是“窗戶、窗子”的意思,這正好與溫州話把“窗子”叫做“窗門”一樣。

窗子也好,窗戶也罷,窗門也不錯,它們都出自一個漢字,“同根”所生的漢字應該都是“手足”吧!

在韓語裏,漢字加,構成動詞相當於日語的さ變動詞或名詞加だ構成的形容動詞,或名詞加な的形容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