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孫無忌被逼身死之後,李治對長孫無忌原有勢力的打壓卻並沒有結束。顯慶四年八月十一日,姓長孫以及姓柳的官員受到打壓,兩姓總計有十一名官員被貶。隨後貞觀一朝高官高士廉的兒子高履行再次被貶,由洪州刺史貶為永州刺史,洪州在今天的江西南昌,永州在今天湖南的永州市。與此同時,剛剛被起用的於誌寧再次被貶為榮州(四川榮縣)刺史,與於誌寧同姓的有九名官員被貶斥。就這樣,李世民留給李治的財富基本被折騰光了: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柳奭都死了,於誌寧靠邊站了,房玄齡一脈、杜如晦一脈、薛萬徹、吳王李恪、荊王李元景則早在六年前就死於長孫無忌之手,經過長孫無忌和李治的這兩次整肅,李世民留下的重臣幾乎消失殆盡。
貞觀一朝所遺留下的,名頭大的隻剩下李勣和程知節,李勣憑借自己的圓滑保持三朝不倒,而程知節則遭到了李治的算計,愣是把他派上了征戰西突厥的戰場,然後因故將他免職。與程知節同時代的武將當年還有秦瓊和尉遲敬德,他們都曾是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的名將,隻是進入貞觀年間之後,他們各有各的生活軌跡。值得一提的是,在貞觀年間他們均保持著驚人的低調。李世民雖然不殺功臣,但曾經建立大功的功臣都知道,其實危險無處不在。秦瓊在貞觀年間平靜地去世,而尉遲敬德和程知節都低調地挺到了高宗一朝。最傳奇的要屬尉遲敬德,晚年的他將活動的重心牢牢地鎖定在家中,他追求延年益壽,組織歌舞樂隊,設計亭台樓閣,開建花園池塘,盡情享受,兩耳不聞窗外之事,對外不與其他人往來長達十六年之久。
永徽三年,七十四歲的尉遲敬德在病榻上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比完美戰將李靖隻少活了五歲。在他死後,政府賞賜優厚無比。新陳代謝,萬象更新,在李治和武則天的聯手整肅之下,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營造的“貞觀之治“完全成為過去,李治終於可以放開手腳,迎接真正屬於自己的時代。然而,一個人能否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一是取決於自己的能力,二是取決於自己的身體,很不幸,李治在這兩方麵,都是低能。顯慶五年,李治患病,這種病初期表現為昏眩頭痛,後期則視力衰退,眼中的世界逐漸模糊。伴隨著李治眼中世界的模糊,武則天逐漸走上了前台,在李治的授意下,開始閱讀奏章處理政事,識文斷字且才能出眾的武則天由此取得李治的信任,並由此將大唐權柄一一抓在自己手中。前門驅虎,後門入狼,剛趕走了舅舅長孫無忌,又迎來了妻子武則天,政治上低能的李治注定了不能自理的命運,倘若李世民地下有知,不知道會對後來報到的長孫無忌做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