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笑裏藏刀(1 / 1)

該殺的殺了,該貶的貶了,武則天立後之前的高官陣容遭遇大換血,上來的則是武則天和李治共同看重的人,這些人也就成了高宗一朝的新貴。在新貴之中,最得寵的有兩個,一個是李義府,一個是許敬宗,這兩個人便是李治和武則天麵前最紅的兩個人,也是最沒有道德底線的兩個人,於是後世的人多把這兩個人視為奸臣。其實,奸臣也不是一般人能當的,能成為奸臣的人,一般都是有才的人,即便不是學富五車,也是在某些方麵有特殊才能,總之能夠察顏觀色,投其所好,說白了還是有某種能力。李義府和許敬宗這兩個人也很有能力,隻不過他倆都是有才無德。前麵說過,在武則天立後的關鍵時刻,李義府有過一次連夜上書,由此得到了李治和武則天的信任。如果僅僅看我以前的描述,或許很多人會以為李義府這個人不過如此,其實不然,在連夜上書之前他已經在李治身邊混了有些年頭。那麼李義府是如何起步,又是如何混到了李治身邊呢?這還要從貞觀年間的一次舉薦說起。貞觀八年,劍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向政府推薦了一個人,在李大亮的推薦表中寫道,被推薦之人擅長寫文章,文采非常好。

李世民看完推薦,便安排人對這個人進行了考察,結果對答如流,言談得當,於是便委任為門下省典儀,這個人就是青年李義府。隨後李義府又得到了黃門侍郎劉洎、侍書禦史馬周的推薦,好風憑借力,不久就升任監察禦史。在監察禦史任上,李義府做的也不錯,後來又被李世民安排到晉王李治的身邊,而監察禦史的官職照樣保留。貞觀十七年,李義府的運氣來了,因為李治升任太子,他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品級並不高,但是職位很重要,相當於太子的秘書,天天陪伴太子。不久李義府又成為崇賢館直學士,與太子司議郎來濟同樣以文采見稱,別人稱他倆這個組合為“來、李“。李治繼位之後,李義府升任中書舍人。永徽二年,受命兼修國史,並成為弘文館學士,未來將受重用的跡像非常明顯。然而,不幸的是,偏偏當權的長孫無忌看李義府不順眼,心裏惦記著要整他,永徽六年長孫無忌更是要把他趕出長安,貶往壁州(四川省通江縣)。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關鍵時刻李義府選擇了爆發,他一下子跳到了長孫無忌的對立麵,高舉起擁立武則天為皇後的大旗。

事實證明,李義府的寶押對了,因為皇帝李治已經從長孫無忌的背後站到了武則天的背後,如同一塊蹺蹺板,原本蹺蹺板的兩段是長孫無忌和武則天,現在李治堅定地坐到了武則天的一邊。在旗幟鮮明支持武則天之後,李義府的仕途也走上了高速路,壁州也不必去了,照樣留在長安,不久便從中書舍人升任中書侍郎,如此紮眼的升遷,讓長孫無忌隻能徒呼奈何。長孫無忌的無奈還在繼續,幾個月後,李義府受詔參知政事。參知政事便意味著可以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這也意味著李義府已經是宰相團的一員了。何止是紅,簡直是紅得發紫。此時的李義府依舊相貌忠厚,待人謙卑,不知道的人都以為他沒有架子,其實那隻是看到了他的表象。在李義府的心中,他把與他交往的人分為兩類,一類是依附於他的,一類是與他疏遠甚至有些對抗的,前者算是朋友,後者便是敵人,能打就打,能陷害就陷害,總之不能讓他們好過。在李義府的笑容之下,一出出背後下刀的黑招出現了,由此就誕生了一個後世膾炙人口的成語--笑裏藏刀,說的就是李義府。經吃過他苦頭的人總結,這個人麵相忠厚,卻總是背後痛下黑手,於是又把他稱為“李貓“。是不是取“得意的狸貓凶似虎“之意?個人認為,這糟踐了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