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勢的李義府如同一隻充了氣的氣球,在站隊成功後節節攀升。顯慶元年他兼任太子右庶子,並受封侯爵。太子右庶子即太子宮事務署署長,太子宮兩大領導之一,能得到這個職位,說明皇帝對李義府無比信任,因此才會派給太子。得勢又得意的李義府由此忘了形,不久便製造了一出疑案。他居然把手伸進了大理寺監獄!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顯慶元年,大理寺監獄關押進一個女犯人,女犯人姓淳於,因為犯了案子被關進大理寺監獄。淳於氏被關押不久,李義府就將手伸了進來,他授意大理寺丞畢正義將淳於氏無罪釋放,然後將其接到了自己的一處別院。李義府為什麼會把淳於氏從大理寺的監獄裏撈出來呢?這完全是因為淳於氏貌美如花,李義府起了色心,就想把淳於氏收為自己的偏房。李義府以為做的神不知鬼不覺,可是還是讓人知道了,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就是大理寺卿段寶玄。段寶玄原本知道淳於氏犯案羈押獄中,沒想到不久之後竟然被畢正義無罪釋放,而且還被接到了一處別院,這裏麵藏著什麼貓膩呢?段寶玄將自己的疑問寫成奏章,上奏給了皇帝李治,李治派人追查,案子由此發了。
不過李義府並不慌亂,反正到目前為止,隻是追查到畢正義這一環,要查到他,還早著呢。可是,如果畢正義指證李義府呢?不必著急,你見過死人指證嗎?在李義府的安排下,畢正義自殺了,從自殺的結果來看,可能是心裏有鬼,畏罪自殺。然而,即便畢正義自殺,人們還是把矛頭指向了李義府,他與畢正義以及淳於氏的關係已經成了眾所周知的秘密,不是一個畢正義自殺,就可以掩蓋所有的一切。大家在等待著李義府得到應有的懲罰,然而卻遲遲沒有動靜,原來李治也知道其中的秘密,但是他護著李義府,並不想予以處罰,隻想就這麼算了。皇帝裝起了糊塗,禦史們卻不糊塗,很快,侍禦史王義方站了出來,對李義府進行彈劾。朝堂之上,王義方與李義府對質起來。王義方義正詞嚴,三次嗬斥要李義府退出,因為按照慣例,為了保證彈劾的效果,被彈劾的人需要離開現場。李義府站在原地,賴著不走,他期待著李治能發話讓他留在原地,然而皇帝也要遵守規則,礙於此,李治沒有發話。無奈,李義府還是悻悻而去。王義方開始了自己的彈劾,說的義正詞嚴,有理有據,不過在說到李義府仕途的起步時,王義方的用詞有些狠,他說李義府是因為容貌得到了馬周和劉洎的寵幸,因此才得到了重用。
除此之外,王義方的彈劾均言之有物,在場大臣內心都讚同王義方,隻是都沒有表現出來。彈劾完畢,李治出離憤怒:太不像話了,這樣的人不處理怎麼行!王義方出言不遜,侮辱高官,即日起貶往萊州,出任司戶(管理戶籍的官員)。鬧了半天,被貶的居然是王義方。黑白顛倒。在王義方彈劾失敗後,李義府還是沒有忘了羞辱王義方一番。李義府趾高氣昂地問:“王禦史,你那麼狂妄地彈劾我卻沒有任何結果,難道心裏不慚愧嗎?“王義方針鋒相對地回應:“孔子在魯國隻擔任了七天司寇,就能把少正卯誅殺,我王義方擔任禦史有些日子了,卻不能為國鏟除奸佞,這一點確實有愧!““你!“李義府被噎住了,不過轉念一想又釋然了,你王義方除了能逞口舌之快,還能做什麼?反正我現在很紅。李義府確實很紅,不久他又兼任太子左庶子,太子左庶子是太子宮政務署署長,太子宮最大的官員。一年後,很紅的李義府出任中書令,同時代理禦史大夫,同時監修國史,同時還是弘文館學士。不久又加官太子賓客,進封河間郡公。顯慶三年,李治又追贈其父李德晟為魏州刺史,所有兒子都位列高官,就連尚在懷抱的孩子,同樣也有一頂官帽,同時李治下詔為李義府在長安最好的地段蓋一所房子。恩寵無以複加,無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