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到底可以紅多久?長孫無忌告訴你,可以紅三十年,李義府則告訴你,其實也沒有多少天。顯慶三年,原本紅極一時的李義府栽了個跟頭。李義府的跟頭栽在他的同事,同為中書令的杜正倫身上。杜正倫是一個老資格高官,貞觀年間就曾經在魏征的推薦下受到李世民的重用,到了李治當皇帝,杜正倫同樣受到重用,輾轉升遷為中書令。現在問題就來了,以杜正倫的資曆,自然是老資格,因此便不由得以前輩自居,在他眼中,李義府不過是個受到恩寵的新人,在他麵前是沒有資格擺譜的。然而在李義府的眼中,杜正倫不過是一個老資格,跟自己這個正受皇帝恩寵的新貴相比,是沒法比的。老資格遇到新貴,矛盾在所難免。兩人的齷齪不斷升級,彼此纏鬥不已,甚至在李治的麵前也不停爭吵,日子一長,李治煩了,兩個中書令怎麼跟鬥雞一樣?大臣不和,非國家之福,還是把兩人分開吧,一個去橫州,一個去普州。杜正倫被貶為橫州刺史,橫州是現在的廣西橫縣,李義府被貶為普州刺史,普州是四川省的安嶽縣,兩人山高水遠,再也不用爭吵了。確實不用再爭吵了。因為這一去,杜正倫再也沒回來,不久便在橫州去世。
李義府呢?他還能回來嗎?從中書令的高位摔下來,要回來,恐怕難吧?很多人都在猜測,尤其是那些曾經跟李義府論過本家,稱過兄道過弟的人。由於李義府出身的李姓並非豪門大姓,他曾經迫切地想進入豪門大姓的行列,比如趙郡李姓。都是姓李,趙郡李姓可是北魏時的四大國姓,即便到唐朝時也是豪門大姓,因此李義府很想混入趙郡李姓的族譜。為了巴結李義府,不少趙郡李姓子弟都稱李義府為堂兄或者堂弟,給事中李崇德做的更徹底,他直接把李義府列入了家譜,這樣李義府在趙郡李姓的家譜中就有了一席之地。現在李義府被貶了,李崇德陷入猶豫之中:還需要在家譜之中保留這個不倫不類的外來戶嗎?大概不用了吧,被貶到普州那個荒涼的地方,八成回不來了。對,回不來了!李崇德隨即將李義府的名字從家譜中剔除,跟這種落水狗趁早劃清界限,省得沾包!一年後,李崇德傻眼了--李義府又回來了,官職是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還是宰相,還是很紅。李崇德的苦日子來了,李義府是不會放過他。李義府這個人有恩不一定會報,但有仇卻是一定會報的,而李崇德就是那個他不得不報的仇人。很快李崇德被誣告下獄,在獄中自知無路可走,自殺身死。誰說被貶了,就不能東山再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