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韋皇後追求權力的過程中,有一個人一直與她並肩作戰,這個人就是她最小的女兒安樂公主李裹兒。韋皇後一共為李顯生下一個兒子、四個女兒,其中李裹兒最小,也是李顯和韋皇後最疼愛的。說起來,李裹兒最慘,她一出生就成了囚犯,由於出生時沒有衣服,李顯就用自己的衣服把她包裹了起來,這就是乳名裹兒的由來。李裹兒出生於公元684年,她跟隨父母一直被監禁到公元698年,在監禁中度過了整整十四年,即便公元698年父親得立為皇太子,她的際遇也沒有得到徹底改觀,依然隻能夾著尾巴做人。就這樣,一直壓抑到公元705年,李裹兒的生活翻天覆地,此時她已經二十一歲了,到這時,才真正享受到當一個公主應有的快樂。有的時候,人就像一根彈簧,壓抑的越久,反彈的越大,於是窮人乍富的安樂公主在生活中肆意反彈,要把過去失去的東西全找回來。公元706年閏正月一日,李顯下了一道的詔書:允許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七公主開府,這在唐朝的曆史上是開天辟地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公主開府的先例。這次下詔允許公主開府,其實主要是為了安樂公主,其餘六個公主都是陪安樂公主讀書。
在所有開府公主中,安樂公主的采邑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太平公主,采邑五千戶,安樂公主采邑三千戶,長寧公主二千五百戶,宜城、定安非韋後所生,采邑隻有二千戶。與親王府略有不同的是,公主府不設長史(政務秘書長),其餘配置完全一樣。至此安樂公主已經成為擁有采邑三千戶的公主,較之之前的公主已是天壤之別,她還會不滿足嗎?當然會。她還想當皇太女。這個稱呼很罕見,自古有皇太子、皇太弟,但皇太女在曆史上非常罕見,安樂公主就想當那個開天辟地的皇太女。然而皇太女的請求一經提出就遭到了魏元忠的反對,這讓安樂公主非常不高興:“魏元忠,他能談論什麼國事?阿武子尚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在她的口中,祖母武則天被叫成“阿武“。
家教啊!盡管不情不願,安樂公主還是非常識時務地放棄了“皇太女“的想法,轉而做起了生意:賣官。賣官從她的公主府開始,公主府的很多官員原來都是屠夫販卒,後來交了錢就搖身一變成了公主府的官員。公主府的職位不夠賣了,她就開始賣朝中的職位,隻要肯花錢,就能買到一個官職,經她手買的委任書有一個特點,都是用黑筆書寫,然後將委任書斜封,這樣方式的詔書叫做“黑詔“,這樣委任的官叫“斜封官“。經過安樂公主、韋皇後、上官婉兒等人的不懈努力,李顯朝中的“斜封官“每年達到了數萬人,平均每個“斜封官“的售價為三十萬錢。為什麼安樂公主賣出的“斜封官“如此之多呢?這是因為她有獨特的法寶:有時她自己寫完詔書,然後找李顯簽署,李顯簽署時她用手捂住詔書,不讓李顯看到詔書的內容,即便如此,李顯也隻是笑笑,然後簽署同意意見。
在李顯的“關愛“下,安樂公主的銷售事業越做越大。不久,她又向李顯索要一件東西,這一次卻遭到了拒絕。這一次她要的是昆明池。當時的昆明池非常大,附近的老百姓全靠到昆明池打漁過活,李顯考慮到昆明池負載著這麼多百姓,便拒絕了。安樂公主有些生氣,她沒想到父親這麼小氣,索性不要了,自己再挖一個。隨後她圈起了大片農田,然後在這片農田上生生挖出了一個池塘,她把這個池塘叫做定昆池,取“超越昆明池“之意。在她的指揮下,定昆池果然規模龐大,據記載,定昆池方四十九裏。安樂公主總算出了一口氣。除了定昆池給安樂公主掙足了麵子,安樂公主的一條裙子也驚豔絕倫:這條裙子純粹由手工編織而成,價值一億錢,上麵的花鳥魚蟲,小的像米粒,從正麵看,側麵看,白天看,晚上看,顏色都不一樣。如果能傳至後世,必定是稀世珍寶。至此,一個素質低下的“富二代“躍然而出,窮奢極欲,窮的隻剩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