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的李隆基,已經是二十五歲的有誌青年了。從小,他就讓祖母武則天刮目相看。在一次進宮晉見時,六歲的李隆基裝束整齊,莊重威嚴,正當紅的武懿宗想殺殺他的威風,故意擋住了李隆基的路。李隆基知道武懿宗正當紅,但是他依然沒有給武懿宗麵子,大喝一聲:“我家朝堂,幹你什麼事,竟敢擋我的馬!“武懿宗被小孩子大喝,很是沒有麵子,正想反駁,武則天走了上來,她正好看到了這一幕。武則天非但沒有怪罪李隆基,相反,她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事實證明,武則天看人的眼光一向精準。不過,這次刮目相看並沒有給李隆基帶來太大的好處,在武則天統治的時代,他跟父親李旦都活的非常憋屈,八歲那年,他的親生母親被武則天處死,而他和父親都是敢怒不敢言。在武則天統治的後期,李隆基的境遇有所改觀,他開始步入仕途,並且曾經外放到潞州(山西長治)出任潞州別駕(政府總秘書長)。此時的李隆基在官場並不得意,但這並不影響他廣交朋友。年輕時的李隆基非常會籠絡人,每到一地都會結交很多朋友,在潞州時他的朋友很多,回到長安,他的朋友更多。一個仇人就是一堵牆,一個朋友就是一條路,李隆基的眾多朋友成就了他日後的路。
在李隆基的朋友之中,有一類朋友他很看重,這類朋友就是京城的萬騎衛士。說起萬騎衛士,曆史就悠久了,需要追溯到太宗李世民時代。貞觀年間,李世民特意從犯罪被判刑的人家以及外族人家挑選了一些精銳子弟,這些子弟的共同特點就是感恩而且忠誠。經過訓練,李世民讓他們身穿畫有老虎的衣服,跨坐畫有豹子的馬鞍,每次李世民外出打獵,他們都一起跟隨,護駕的同時還負責射殺飛禽走獸,後來李世民把他們命名為“百騎衛士“。到了武則天時代,“百騎衛士“擴編到一千人,於是就改稱“千騎衛士“,隸屬於左右羽林軍。到了李顯時代,“千騎衛士“改成“萬騎衛士“,而這些萬騎衛士中就有很多與李隆基交心的朋友。日後的事實表明,正是這些萬騎衛士朋友,為李隆基贏得了一生的榮耀。命有三尺,難求一丈,然而欲壑難填的韋皇後卻不這樣認為,她已經得到了三尺,還想追求一丈。在韋皇後的指使下,宗楚客開始密謀,他順手拉了一批人一起從事這項有意義的密謀事業,這批人中就包括兵部侍郎崔日用。
宗楚客把崔日用當成知己,崔日用也把宗楚客當成知己,然而時間一長,崔日用發現,宗楚客的膽子太大了,他做的都是冒險的事,如果密謀成功,那麼富貴無憂,然而一旦失敗,所有參與的人必定死無葬身之地。瞻前想後,崔日用怕了,他害怕遭遇失敗的結局,於是開始思考自救的辦法。把認識的人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崔日用決定把寶押在李隆基身上,他知道這個人雖然在仕途上還不顯山露水,但在關鍵時刻,這個人可以做大事。隨後崔日用派寶昌寺和尚普潤秘密拜見李隆基,通報了宗楚客的密謀,這下宗楚客的密謀提前泄露出來,給了李隆基準備兵變的時間差。李隆基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向自己的父親李旦彙報,而是找姑姑太平公主商量。太平公主一聽密謀也嚇了一跳,她馬上意識到,如果說武家和李家還能和平相處的話,那麼韋家與李家已無和平相處的可能。既然不能和平共處,那就兵戎相見吧。在太平公主的支持下,李隆基開始了小規模的串聯,經過他的串聯,太平公主的兒子衛尉卿薛崇簡、苑總監鍾紹京、尚衣奉禦王崇曄、前任朝邑縣尉劉幽求、利仁府折衝麻嗣宗都加入到李隆基的小圈子裏,他們都準備跟李隆基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