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米花書庫經典名著。@@
竇建德見敗局已定,眼淚迸然而出,向西長歎道:“王世充,你果然累朕成了你的陪綁。”
身旁侍從之人見形勢危急,紛紛勸他先退。竇建德瞪起眼睛斥道:“大軍在前,朕與他們同進同退。”命揮動令旗,招呼殘兵向此高丘處圍攏。夏兵張皇之際,混亂中見帥字令旗揮動,就若看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不再星散奔逃,逐漸向高丘圍攏過去。很快,高丘周圍聚有三萬餘人。
竇建德令留下五千人斷後,其餘人馬緩緩向東退去。竇建德心想,剛才自己若獨自逃走,則唐軍收拾好這裏的戰場後,乘勝追擊直攻板渚,那麼自己連渡河逃往河北的機會都會失去。
夏兵惶惶然在竇建德的率領下逃往板渚,行約五裏,就到了牛口渚。竇建德以往從這裏經過多次,那時他意氣風發,並未留意這裏山川形勢。此時他見這裏兩峰夾峙,峽間穀底狀如喇叭口,猛想起其名為牛口渚,頓時想起昨夜驚夢之事。其時他已入牛口渚中途,悚然而驚:豆入牛口,自己姓竇,莫非昨夜噩夢就應在這裏嗎?〖米〖花〖書〖庫〖h
竇建德正在那裏滿腹狐疑,忽聽兩端穀峰上發出震天一聲喊,那裏擁出無數唐兵,前方的穀口也冒出一彪人馬,當先兩名將領,一名身著白袍,一名身披黑甲,白袍之人大聲喝道:“竇建德,趕快下馬受降,免你一死。”那名黑甲之人令旗一揮,四邊峰頂的唐兵開始向下移動,這裏穀峰並不算高,坡亦不陡,眼瞅著唐兵很快又與夏兵接仗。
這兩人是王君廓和段誌玄,他們乘舟沿河而下,來牛口渚埋伏,以斷竇建德的退路。他們在這裏阻住潰逃夏兵敗退的腳步,很快,後麵追擊的唐兵也出現在穀口。
夏兵見有伏兵在此,又見追兵現身,一時大亂,沒人理會竇建德的命令,紛紛四散逃走。王君廓和段誌玄見狀,招呼身後將士殺入敵陣,兩人當先衝向陣中旗幡最多處,想竇建德定在那裏。
夏兵一亂,竇建德的身旁侍從都跑得無影無蹤,竇建德見北首人少,遂撥馬過去,想逃出峰頂。竇建德一身玄黃衣裳,上披金甲,座下馬騎鞍鐙鮮明,在亂軍中很是耀眼。那段誌玄眼尖,他遠遠瞧見這人金甲燦爛,料非常人,就驅馬趕來。竇建德見前方有一叢蘆葦,心想四周唐兵多如牛毛,不若在此蘆葦叢中躲避喘息一陣,正待進入蘆葦叢,段誌玄快馬已到身後,隻見他揮槊一刺,正中竇建德馬股,馬負痛一蹶,立將竇建德掀翻地上,自己撒蹄奔逃。段誌玄見竇建德狼狽倒地,遂揮槊再刺,意圖結果了他的性命。竇建德連連搖手,連聲道:“壯士,休要殺我,我便是夏王,若能相救,富貴與共。”
段誌玄並不認識竇建德,聞聽他自行供認,喜得心花怒放,一躍下馬,把竇建德捆住,口稱道:“哈哈,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你就是竇建德,又送我大功一件。”
唐軍在牛口渚裏圍殲夏兵,大獲全勝。李世民從後麵趕了過來,率得勝之師奔往板渚來端竇建德的老窩。他們還在路上的時候,就見板渚方向有黑煙冒起,原來竇建德夫人曹氏聞聽大敗,率眾退回河北,一把火將板渚營寨點燃。
此役,竇建德帶來的十四萬人被斬殺無數,僅被唐軍生擒的就有八萬多人。自牛口渚向西直到汜水河邊,沿途躺滿了兩軍陣亡兵士的屍體。其時夕陽如血,地上熱浪翻湧,空氣中彌散著濃烈的血腥味道。李世民領人退到牛口渚,眼望眼前慘烈景象,悲憫地說道:“一將功成萬骨枯,世兄,傳令下去,令人連夜將這些屍體就地掩埋,不可讓他們暴屍荒野。敬德,你去找找‘青騅’的屍體何在,就將它埋在汜水邊吧。”
段誌玄將竇建德押到李世民麵前,竇建德立而不跪,臉色雖然憔悴仍不掩其凜然之色。李世民冷笑道:“你就是竇建德嗎?我討伐王世充,與你何幹?你卻越境前來,犯我兵鋒,今日何如?”
竇建德一時對答不出,想起當初自己揮兵南下征討孟海公,又揮師西來,何等威武雄壯,不料短短數月就淪為李世民的階下囚,方悔當初不用淩敬之計。他站在那裏,心中閃過許多念頭,最後迸出兩句話來:“今不自來,恐煩遠取。”
眾人一愣方才回過味來,發出哄笑,連李世民也露出笑容,想不到竇建德還能幽上一默。他下令將竇建德置入囚車,押往虎牢關。
房玄齡和杜如晦在亂軍中還是找到了孔穎達等人,李世民聽聞,急忙前去相見,與他們握手共入虎牢不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