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回 克洛陽一統天下居功勳受封上將(1 / 1)

虎牢大戰結束,唐兵奉命挑燈夜埋屍體。過了半夜,天上烏雲翻滾,雷雨交加,頃刻間大雨滂沱,雨水將地上的血汙衝刷得甚為幹淨,驅散了空氣裏的血腥味。

雨停之後,太陽露出頭來,天空瓦藍瓦藍的,似乎這場大雨將整個大地、天空清洗了一遍。早晨的空氣格外清新,昨夜李世民異常興奮,翻來覆去經久才睡,至多睡有一個多時辰。每天早晨到了那個時刻,他就會自動醒來,想睡懶覺也不成。他走出戶外,照例提劍練了一路達摩劍法。

其時封德彝也在不遠處漫步,看見李世民在這裏練劍,就悄悄走來凝神觀看,待李世民收招還劍,他讚了一聲“好劍法”,邊說邊靠近李世民。

李世民臉上沁出了一層細汗,見封德彝來搭腔,就笑道:“封公,昨日竇建德落入我手,想起當初我們在洛陽青羊宮,你和蕭公等人力主退保新安。若我們當時不依薛收之計來虎牢,能有今日大捷嗎?”

封德彝臉現慚色,拱手道:“所謂江山代有人才出,如今大捷擒虜,德彝甘拜下風,隻好收回前言。”

李世民細觀封德彝神色一片真誠,並非作偽。前隋朝中大臣多不齒封德彝人品,像蕭瑀就常在背後向李世民訴說封德彝狡詐,不可輕信。李世民一開始對封德彝頗有戒心,前次圍攻洛陽時,眾言要退,封德彝隨於誌寧返朝向李淵陳說利害,打消了李淵的疑慮。此舉令李世民大有好感,認為封德彝並非一名僅僅會阿諛之人,還是有相當見識的。所以今日所問並非斥責,隻是輕輕調笑。

說話間,房玄齡、杜如晦、孔穎達、虞世南、歐陽詢五人也漫步過來,眾人指指點點,想是正談昨日戰事。他們見李世民在前,止住話語,拱手相見。

李世民也拱手道:“昨日忙亂,未多垂詢幾位先生行止。玄齡,食宿安排得還算妥當嗎?”

孔穎達道:“不勞秦王煩心,我們多日漂泊,昨日方才心靈安靜。就是不食不睡,也強似在竇賊手下苟活。”孔穎達是當代大儒,屈身在起身於農家的竇建德手下,深以為恥。

李世民歎道:“是啊,諸多英才在手,竇建德惜不能用,實在可惜。”

孔穎達忿忿地道:“我在夏營,直似行屍走肉。秦王,今後若有史官寫到此段,就說我避地虎牢,且莫說我在夏營。”

眾人見孔穎達那忿忿的樣兒,知道這位先生嫉惡如仇,確實是書生意氣,不禁莞爾。李世民點點頭,說道:“好,當為先生諱之,玄齡、如晦,你們謹記此節,代我傳言。”

房玄齡和杜如晦點頭答應,心裏卻不以為然,心想史官素以直筆為要,豈可一言廢之。

李世民又問道:“玄齡,所俘夏兵都遣散了嗎?”

房玄齡答道:“已經安排下去了,昨日倉促,今日後他們就可陸續返鄉。檄令所言,願返鄉者給糧五斤,不願者可留下從軍。”

李世民想了想道:“都遣散了吧,自洛陽到這裏,山川皆莽蕩巨澤,罕見人煙,想山東、河北那裏,也不比這裏好到哪裏去。仗打到現在,我朝盡複原隋之地,再保有這麼多的兵,與誰打仗?還不如讓他們回家種地,也可早一點恢複生機。”

眾人一齊點頭,封德彝道:“虎牢一戰,奠定勝局,洛陽王世充那裏已成甕中之鱉,自可舉城出降。秦王,放著眼前如此多的才子書家,德彝以為可撰一文刻碑誌之,以彰虎牢之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