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天浦縣城,江家春告訴你近日他要帶團出境旅遊,沒時間陪你了。
你微微一笑:“好的。今天收獲不小,多虧江先生幫助了。”
“哪裏,這是我應該做的。”
江先生伸出手與你相握,這時你將一卷小費塞進他的手裏,“一點意思,就算付江先生的汽油費了。”
江家春一愣,隨後又執拗地將小費還給了你,“你能來我們天浦縣,算是跟我們天浦縣有緣分,帶你看看天浦縣,有情誼在裏麵,收了小費,情誼也就沒了。錢與情誼相比,還是情誼更重要吧?”
你被江家春說得臉紅起來,其實給他小費隻是想報答他這兩天陪同你的辛苦。但他執意拒絕,你隻好把這份情誼記在心中了,是中國人的情誼。
回到賓館,你洗漱了一下,就開始靠在床上翻看木小文先生送給你的書,想從裏麵看到你需要的內容。這是一本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由鄴市文史編輯部編輯而成的書,屬內部資料。書名就叫《木月文》,內容全部是木月文的家人口述而成,文章讀起來流暢又耐人尋味,看了一會兒,你就被其中的一個章節深深吸引住了。
中國國畫大師黃賓虹先生曾經教導木月文“師古人,更要師造化。”從此,木月文遊山之誌時刻掛記於心頭。他多次想和好友結伴遠遊,好友們極力讚賞,但均臨陣逃脫,木月文隻好孤身遠遊。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一個上午,木月文背著布傘背包踏上了萬裏征程,行動目標是峨眉、太白、嵩山。時年37歲。
木月文這次遠遊,最艱難的一段旅程是翻越太白山,經棧道,攀登“難於上青天”的蜀道,步行幾千裏,進入四川到成都。前後十次遇險,差點丟了性命。
太白山是秦嶺最高峰,海拔3767米。山頂終年積雪。每年隻有七月盛夏(農曆六月)才有道人結伴上山,其餘時間皆為封山期,行人絕跡。木月文開始登太白山時是六月一日(農曆五月初二),是封山期,根本無人上山。所見道士和林場職工極力勸阻木月文緩期上山。木月文算算,如果等到開山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好不容易請到挑夫,身上帶的旅費也有限,何況人已到山下,眼看著奇景在眼前而不去,豈不可惜!而且奇險處往往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大自然風景。於是木月文牙關一咬,毅然登上山去。隨後的途中遇險自然可想而知。
第一次遇險是進入太白山經過鬥母宮不久,木月文突然發現藏錢的竹杖不見了,原來挑夫在登山途中感到這東西累贅無用扔了。這下可把木月文嚇壞了,頓時臉色蒼白,失去此杖就等於失去了性命。又不好對挑夫說明,隻有好言好語勸說挑夫陪同自己返回去找竹杖,直走到鬥母宮附近一懸崖峭壁,忽見竹杖被藤蔓架住,木月文這才大鬆了一口氣,如果竹杖落入深穀之中,那真要大禍臨頭了。
第二次遇險是返回鬥母宮,挑夫以為時間尚早,堅持繼續前行,說前邊有個平安寺,可以在那裏休息。木月文拗不過他,隻好同意。兩人走了十幾裏路到達平安寺,這才發現寺已毀了。這時夜幕降臨,進退都不能了,而夜晚走路必會被野獸所害,如果留下露宿,不被野獸吃掉,也要被凍死。情急之中,木月文發現了一個可容身的小石洞,立刻與挑夫爬了進去,蜷曲起身子,用亂石堵住洞口。夜裏,果然有熊來到洞外,吼叫不止。當時如找不到這個洞,二人必葬身獸腹。
第三次遇險是逼近太白山頂峰時,住宿在太白池旁邊的破樓上。因山太高,空氣稀薄,飯不能煮熟,隻能夾生吃。天氣特別冷,當夜降下白茫茫的大雪,所帶衣物全部穿在身上也難抵寒冷。帶的糧食眼看要吃光了,如果大雪沸沸揚揚不止,封住山路,必將凍死在這裏。木月文憂心重重,一夜未合眼。第二天一早,雪止了,天突然晴了,真是菩薩保佑。
第四次遇險是下太白山的第二天,進山已走了二百九十多裏路,沿途由於寫生和觀賞山景,耽誤了時日,同時每天爬山,飯量大增,所帶糧食已吃盡,這天又逢大雨,身上帶的糧食沒有了,隻得冒雨急行。將近傍晚,全身濕透,加上一天未吃飯,心慌肚餓,走到一山穀,木月文又中了癉氣,生死攸關之際,突然發現了深穀裏有一戶人家,因而得救。
第五次遇險是離開深山那戶救命人家,走了三十多裏路,遇到了一夥強盜,幸而錢藏於竹杖中,隻搶去了少部分銀元,如錢都放在身上,就會全被搶去,無錢無糧,後果不堪設想。
第六次遇險是從太白山到漢中的古“儻駱道”中,一天,木月文見所行山道旁每隔數十步插一小竹竿,頓時感到很奇怪,問挑夫,挑夫急行不作答。正巧迎麵有二十多人結隊而來,背承木架,架上壘物,高二三尺,重百餘斤,手持木棍,負重登山。木月文向走在最前邊的人詢問沿途插的這些小竹竿有什麼用,不料那人並不開口,突然以手中粗木杖劈頭向木月文打來。木月文急閃身跳向路邊。幸而這些人並未追打木月文,見他避讓路邊,便沉默而警惕地匆匆向前走他們的路。站在一旁的挑夫嚇呆了。見這群人走遠了,挑夫急叫木月文趕快走。走不多遠,忽然隱約聽到鼾聲,以為是深山修煉的老道,木月文尋聲走去,至一崖邊,聽聲音是在崖下,木月文向崖下走約數丈,碰到峭壁,無法前行,於是用手抓緊身旁一棵小樹,向絕壁下望去,隻見壁下有一塊兩間屋大小的大石板,上麵盤曲著兩條巨蟒,頭如小桶,身粗如柱,正在沉沉酣睡。木月文嚇得兩眼發黑,頭腦發暈,急忙輕輕調轉身軀,向崖上爬去,不敢有半點響動,好不容易爬上崖,輕輕飛奔到挑夫麵前,低聲連呼:“快走!快走!”挑夫見木月文麵孔失色,知有險情,挑起行裝,隨他奔去,一直走出十餘裏,到了一個小山村,才敢停下來。木月文驚魂未定,向村民述說一路所見。村民告訴木月文,儻駱道中盜賊多,運夫成群集隊同行,絕不與外人搭話。如冒失問訊對方,舉棒就打。另儻駱道中多蛇,道旁插竹是供路人隨時抽竹擊打蛇。村民們還說,如果巨蟒被驚醒,你二人必被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