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靜製動擊敗對手(1 / 1)

在暗處觀察明處自然容易看清楚,身處世外,以靜製動,方可後發製人。聰明的人,懂得先靜如處子,後動如脫兔,才能控製事態的發展。

在暗處觀察,需要把自己的優勢藏起來,充分顯示自己的短處、弱點,而使對手上當,放鬆警戒,也是以裝糊塗來迷惑對方,從而達到成功的目的。

隋朝大將賀若弼準備攻取京口,先以老馬多不好使喚為借口,買陳國船,然後藏起來,又買破船五六十艘,放在港中。陳國人窺見這些破船,就認為中原沒有好船。

賀若弼又命令沿江巡防的軍隊交接班時,都必須集中到廣陵,並在廣陵大列旗幟,曠野支帳。陳國人以為隋國的大軍開來了,立即派出軍隊,做好戰鬥準備。過後才知道並無此事,原來是江防人員交接班,就不再戒備了。

這時賀若弼又沿江漁獵,人馬喧噪,聲勢不小,陳國人以為對方是在打魚,仍無動於衷。等到賀若弼的軍隊渡過了長江,陳國人還始終沒有察覺。

司馬懿裝病奪權是一則有名的故事,目的在於迷惑對方,使其放鬆戒備,然後暗中圖事,一俟機會成熟,便原形畢露。

魏明帝時,曹爽和司馬懿同執朝政。司馬懿被升作太傅,其實是明升暗降,軍政大權落入曹爽家族。司馬懿見此情景,便假裝生病,閑居家中等待時機。

曹爽驕橫專權,不可一世,唯獨擔心司馬氏。正值李勝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馬府辭行,實為探聽虛實。

司馬懿明析實情,就摘掉帽子,散開頭發,擁被坐在床上,假裝重病,然後請李勝入見。李勝拜見過後,說:“一向不見太傅,誰想病到這般。現在小子調作青州刺史,特來向太傅辭行。”

司馬懿佯答:“並州靠近北方,務必要小心啊!”

李勝說:“我是往青州,不是並州!”

司馬懿笑著說:“你從並州來的?”

李勝大聲說:“是山東的青州!”

司馬懿笑了起來:“是青州來的?”

李勝心想:這老頭兒怎麼病得這般厲害?都聾了。

“拿筆來!”李勝吩咐,並寫了字給他看。

司馬懿看了才明白,笑著說:“我差不多耳都病聾了!”手指指口,侍女即給他喝湯,他用口去飲,又瀉了滿床,噎了一番,才說:“我老了,病得又如此沉重,怕活不了幾天了。我的兩個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訓導他們,如果見了曹大將軍,千萬請他照顧!”說完又倒在床上,喘息起來。

李勝拜辭回去,將情況報告給曹爽,曹爽大喜,說:“此老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從此對司馬懿不加防範。

司馬懿見李勝走了,就起身告訴兩個兒子說:“從此曹爽對我真的放心了,隻等他出城打獵的時候,再給點厲害讓他嚐嚐。”

不久,曹爽護駕,陪同明帝拜謁祖先。司馬懿立即召集昔日的部下,率領家將,占領了武器庫,威脅太後,削除曹爽羽翼,然後又騙曹爽,說隻要交出兵權,並不加害他。等局勢穩定了,就把曹爽及其黨羽通通處斬,從此,司馬氏掌握了魏朝軍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