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聞舟經過他時腳步微頓,“希望此事不要查到太子殿下的頭上。”
君釋恍然回神,嘴角噙著溫和的笑,“顧統領可真會開玩笑。”
顧聞舟施施然的離開,君釋嘴角的笑瞬間化為虛無。
一個時辰後君瓷從禦書房走出來,手掌上係了一條繃帶,隱隱有鮮血滲透出來。
“皇妹的手可還好?”君釋走出來,目不轉睛的盯著君瓷。
“尚可,有勞皇兄關心。”
君釋陪她一起往外走,語氣意味不明,“孤竟從不知皇妹竟有如此的勇氣。”
君瓷停住腳步,抬起頭和君釋對視,“本宮也不知究竟哪一麵才是皇兄的真麵目。”
夜風燥熱,兩人之間的氣氛卻降到了冰點。
君釋忽然笑了,君瓷也微微一笑,“皇兄,明日見。”
君釋看著君瓷離開的背影,努力壓下心底的不安。
第二日,皇帝宣布了一個震驚朝內外的消息。
昭陽長公主即日開始入朝協助聖上執政。
此消息一出立即遭來不少大臣的反對,女子入朝為官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即使是長公主也於理不合。
皇帝卻力排眾議親自帶著長公主進入議政殿,將她帶到了僅次於儲君的位置。
北垣上下震驚,長公主作為曆史上第一位參與議政的女子,名號響遍了中原。
南蕪邊境,秦錦淮是在營帳中聽到的這個消息。
外麵狼煙四起,一片肅殺之氣,營帳中的秦錦淮喝了一口烈酒,覺得這酒味有些怪。
“這酒裏加了什麼東西?”秦錦淮把碗放在鼻子下嗅了嗅。
“怎麼樣?是不是口感更好了?”陳副將哈哈一笑,“南蕪邊境光禿禿的,前兩天有人發現一片紅花,我嗅著那味道越來越好聞,就讓人磨了花粉混入酒中,喝著味道不錯就拿來幾壇給兄弟們嚐嚐。”
“你也不怕有毒。”白珩冷哼一聲。
陳副將又給幾人倒了一碗,“我早就找人驗了,沒毒,放心喝吧。”
秦錦淮舉起碗放在唇邊,眼前突然浮現出君瓷的樣子,心中一片煩躁,將酒水一飲而盡。
為何會這麼想她。
幾個月轉眼過去,北垣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長公主,長公主入朝為官的幾個月裏解決了不少冤案,北垣的自然災害也因為長公主的治理而好轉起來,一時間君瓷成為百姓口中稱讚的對象。
朝中大臣也從一開始的反對逐漸轉變了態度,甚至有些朝中老臣還會不恥下問的去長公主府虛心請教長公主的見解,這也是皇帝願意看到的。
北垣國泰民安的同時,南蕪的內亂也逐漸平息下來,不過朝中局麵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秦晏已失民心,百姓逐漸意識到,一位隻有滿腹詩文,空會紙上談兵的皇帝根本無法讓他們得到庇佑。
秦錦淮驍勇善戰,收服部分起義軍,將不肯歸順的趕至蠻夷,這樣的人才是百姓心中的神。
秦錦淮回京後被百姓擁護,秦晏迫於無奈放權並封秦錦淮為攝政王,這才勉強的穩住百姓,保住了自己岌岌可危的位置。
蠻夷內亂頻發,據說有一位平民驍勇善戰,一心為民,在蠻夷百姓的擁護下竟然騎兵成功,這也不過是一月的時間。
北垣繁榮強大,南蕪也一點點的步入正軌,蠻夷新皇頒發新政策在調養生息,三國鼎立的時代仍然要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