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15日,中央軍委公布了關於頒發軍旗的命令。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麵軍旗光榮地誕生了。
八寶山名稱:八寶山位於北京西郊魯穀村,設有公墓和火化場。“八寶山”之名源於山中的特產“八寶”。當地的村民一直把山中特有的紅土、青灰土、幹土、白土、黃土、紅幹土、黃幹土和分鐵石,稱為“八寶”。“紅土”、“青灰土”是很好的建築裝飾材料,當年,它們分別用來塗刷皇家庭院的牆和構築“簷牙高詠”的大屋頂,“幹土”在現代工業上用來製做耐火磚;“白土”在陶瓷業中用來塗抹表層的釉質;“黃土”、“紅幹土”可用作木器的塗料;“黃幹土”則可做農藥的填料;“分鐵石”即石英,它質地堅硬,古時的鐵匠用它在鐵板上刻畫需要切割的圖形,如今它仍有極廣泛的用途。
“八一”南昌起義: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變以後,汪精衛集團同蔣介石集團逐漸合流,中國革命處於低潮時期。在南京政府“斬盡殺絕”的恐怖政策下,組成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組織和領導起義。正當起義就要舉行的時候,張國煮以中央代表身份前來南昌阻撓起義。由於周恩來等人的堅決鬥爭,否決了張國煮的錯誤意見。1927年8月1日淩晨,起義開始了。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起義軍向敵人發起進攻。經過三個多小時激戰,全殲敵軍一萬多人。南昌城頭飄起了革命紅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革命軍隊建立了。由於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反撲,8月3日至6日,起義軍主動撤離南昌,向廣東進發。南昌起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八一”成為中國人民軍隊誕生的光榮節日。南昌起義,使中國革命進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八小時工作製:“八小時工作製”最早起源於資本主義發展較早的英國。根據現在所接觸到的材料來看,早在1817年8月,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就提出了八小時工作製問題,並把它作為他所設想的“理想社會”製度的一個重要內容。1833年,在歐文的支持下,具有同情心的工廠主約翰·菲爾登、約翰·多赫爾蒂等人發動了一場爭取八小時工作製的運動。1833年11月25日,他們在曼徹斯特成立了“全國更生社”,其宗旨是幫助工人階級獲得八小時的工作和全天的工資。
八大山人名號:八大山人原名朱聾,是我國清代著名畫家。何以稱“八大山人”?溯其源,朱聾因見到元代畫家趙子昂的《八大人覺經》,愛不釋手,遂以“八大山人”自號。
芭蕾:芭蕾,被稱為“跳躍和旋轉的藝術”。芭蕾舞起源於大約五百年前的意大利,形成於十七世紀的法國,十八世紀傳入俄國,後來逐漸流傳到其他國家。
1489年,在米蘭大公加裏阿諾和阿拉貢的公主伊薩貝爾結婚的喜宴上,出現了以詩歌、音樂、舞蹈三者相結合的新節目,穿著神話人物服裝的“眾神”載歌載舞地活躍在整個宴一會上,充分施展了藝術家的才能,受到與會者的熱烈歡迎。很快,這種形式的表演藝術便傳到法蘭西,更是風靡一時。從此,這種形式的表演便被人們稱之為“芭蕾”四百多年過去了,芭蕾雖然已經發展成為:運用獨舞和群舞,附加音樂、布景等手段,表現一種詩情畫意,或一連串概念、一個故事情節、令人賞心悅目的劇場藝術。
芭蕾在十八世紀傳入俄國後,於1877年在莫斯科首次公演《天鵝湖》。
我國第一次演出芭蕾舞劇的是裕容齡,曾於1902年在法國的巴黎大歌劇院中,演出了《希臘舞》和《玫瑰與蝴蝶》,並由她擔任主角。她回國後為慈禧太後作了演出,這便是在我國最早演出芭蕾舞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