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3)

據傳,“八仙”還分別有“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

“上八仙”有王禪、王傲、孫殯、毛遂、南極子等;“下八仙”有柳下惠等。這裏所說的“過海”的八仙,是屬於中八仙。中八仙有:鐵拐李、漢鍾離、何仙姑、韓湘子、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曹國舅八位。據傳,這八位仙人各有各的寶物:各有各的“神通”。如鐵拐李就有一副鐵拐和“寶葫蘆”;有說這“寶葫蘆”是鐵拐李裝酒用的,也有說是降魔鎮妖用的。其他幾位“仙人”:

漢鍾離的寶物是蒲扇,何仙姑的是仙鶴,韓湘子的是鳳凰(也有說是鵬鳥的),呂洞賓的是寶劍,張果老的是毛驢,藍采和的是花籃,曹國舅的是口袋子,也有的說是手帕。

八卦:指八個符號:三、三、三、三、三、三、三、三。這八個符號的名目,叫乾、坤、坎、離、震、龔、良、兌。從符號的筆畫來看,有兩個基本筆順,一叫陽交;一叫陰交,按照卦畫的寫法,實際是遠古時的舊文字,卦名是後世人安的。

八卦推演而成八八六十四卦,構成奇數、偶數,這些相互推演的數,就是陽卦和陰卦。

“陽卦象征陽性,剛性的事物;陰卦象征陰性,柔性的事物”。

八路軍:抗日戰爭開始後,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抗戰,根據同國民黨達成的協議,於1937年8月22日將中國工農紅軍主力三萬餘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簡稱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後改稱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指揮(後改稱副總司令),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任弼時任政治部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下轄3個師:以紅軍第一方麵軍和第十五軍團為主,改編為第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參謀長周昆,政訓處主任羅榮植;以紅軍第二方麵軍為主,改編為第一二0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肖克,參謀長周士第,政訓處主任關向應;以紅軍第四方麵軍為主,改編為第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參謀長倪誌亮,政訓處主任張浩。

各師下轄數旅及其他部隊。全軍共4.6萬人,八路軍主力開赴華北前線後,為加強對留守部隊的統一指揮,在延安成立了八路軍後方總留守處,不久改稱留守兵團,句令員肖勁光。

八股文:是我國明清時期用之於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它的段落有嚴格的規定:每篇有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從“起股”到“束股”的四個部分,其中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一般內容空泛,形式死板,束縛人的思想。現在多用八股文比喻空洞、死板的文章。

八大名酒:1953年全國第一屆評酒會評出的名酒,共八種:

茅台酒、汾酒、西鳳酒、滬州老窖大曲酒、紹興加飯酒、紅玫瑰葡萄酒、味美思酒、金獎白蘭地酒。

八百孤軍: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揭幕,戰線南自上海市區的蘇州河北岸起至長江南岸。經過三個月的座戰後,同年11月間,因日軍在金山衛登陸,國民黨軍隊側麵受到威脅,且恐後路被切斷,於是全線西撤。

當時國民黨第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司令部設在光複路的四行儲蓄會與大陸銀行倉庫。因該倉庫為大陸、中南、金城、鹽業四銀行所有,故稱“四行倉庫”。該倉庫為鋼骨水泥的七層大廈,非常堅固。11月13日國民黨軍隊全線西撤時,留下第五二四團的一個營約三百多人,由團副謝晉元指揮,營長楊瑞符率領,掩護主力撤退。謝晉元在執行掩護任務時,英勇抗擊日軍,並誓以孤軍堅守四行倉庫,願與國土共存亡,愛國軍民,深受鼓舞。當時,中央社上海分社記者在撰寫電報時,寫了“四行孤軍三百餘人”字樣。該分社主任馮有真認為既由團副謝晉元指揮,便提筆改寫為“八百孤軍”以壯聲勢。這樣,“四行倉庫八百壯士”一詞,便傳遍國內外。

“八一”軍旗:1949年初,黨中央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提出製定我軍軍旗、軍徽的方案。

周恩來同誌受黨中央委托,親自主持了這一工作。在研究設計過程中,毛澤東主席指示:軍旗要有“八一”二字,表示1927年8月1日中國人民舉行南昌起義的曆史節日;旗上要有五星,象征著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周恩來具體指示軍旗要以傳統喜慶顏色—紅色作為主體。星和字用黃色,旗杆要有紅黃兩色旋紋,頂部要裝上紅纓槍的矛頭,飾以紅穗,象征著人民軍隊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