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得遠(1 / 2)

聽沈萬三這麼一說,張士誠的臉色變了過來,他知道不能和沈萬三的關係鬧得太僵,這個蘇州商界的領袖人物在某些時候還是有用的。

“這還算個理由,你去應天開分店,本王管不著,你畢竟是商人,哪裏有錢賺,就往哪裏鑽。但有一點你要記住,不要吃裏扒外。”

沈萬三心裏有底了,他可以放心地去應天實現自己的商業夢想了。

為了消除張士誠的顧慮,也為了不給朱元璋添麻煩。沈萬三到應天後沒有去找自己的把兄弟朱元璋幫忙。而是悄悄地在應天最繁華的秦淮河畔花大價錢盤購了一家絲綢店和幾家雜物店,沈記商號應天分號正式揭牌。應天說大也大,說小也小,昔日的放牛娃朱元璋在這六朝古都布滿了眼線,“蘇州沈記商號應天分號”這樣的一係列店鋪的出現自然逃不過他的眼睛。朱元璋納悶了,誰這麼大膽,來到我的地盤做這麼大的生意,竟然不和我打聲招呼,太沒禮貌了。

朱元璋本打算派兵教訓一下這個不懂規矩的商人,可他想親眼看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難道他有三頭六臂不成,竟然敢在我的地盤如此囂張。於是,他帶著衛隊來到了掛著沈記商號牌子的絲綢店。他正想發威,可當看到店主是沈萬三時,樂了。

“原來是沈兄,來我的地頭怎麼也不打聲招呼,老弟好為你接風啊。”

“沈某前些日子已經叨擾了,不好意思再麻煩朱老弟了。”

“自家兄弟還這麼客氣,見外啦。在這裏隻管提我的名號,還是很好使的。”

心思縝密的朱元璋在大笑的同時也在思考:沈萬三這次來應天開分店為什麼沒有拜見自己呢?他難道真的不需要倚靠自己做他的後台?一定有別的原因,對肯定是張士誠在作怪。

其實,朱元璋也想拉攏沈萬三來到自己身邊為自己服務,因為加上他的財富,打下江山就指日可待。

“沈兄,鹽梟張士誠隻貪圖享受,沒什麼大誌向,不會成什麼大器,來應天吧。”

沈萬三沒想到朱元璋看得這麼透徹,說心裏話,他也很佩服朱元璋,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的。但沈萬三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商人,不管靠哪棵大樹,他都不想卷入政治中,隻想穩穩當當地賺錢。

“朱老弟的好意,沈某心領了,其實,在哪裏都可以經商,都可以賺錢,沈某隻是一個商人,哪裏有利潤,沈某就會跟到哪裏。”

沈萬三模棱兩可的話,讓朱元璋心裏感到很不爽。這年頭,連拜把子兄弟都不和自己心貼心,無語了。

商場上有這樣一句話:“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用感情來做生意,或者在生意中講情感,都是要不得的,所以不能把生意和朋友二者相混淆。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親弟兄,明算賬”。因為商場看似平靜,卻險象環生;這裏是沒有硝煙的無情廝殺。人們往往麵帶微笑,卻在暗中較勁兒,鬥智鬥勇的程度不亞於真刀實槍的戰場。稍不留神,就會賠個精光,甚至把小命也搭進去了。

聽沈萬三這麼一說,張士誠的臉色變了過來,他知道不能和沈萬三的關係鬧得太僵,這個蘇州商界的領袖人物在某些時候還是有用的。

“這還算個理由,你去應天開分店,本王管不著,你畢竟是商人,哪裏有錢賺,就往哪裏鑽。但有一點你要記住,不要吃裏扒外。”

沈萬三心裏有底了,他可以放心地去應天實現自己的商業夢想了。

為了消除張士誠的顧慮,也為了不給朱元璋添麻煩。沈萬三到應天後沒有去找自己的把兄弟朱元璋幫忙。而是悄悄地在應天最繁華的秦淮河畔花大價錢盤購了一家絲綢店和幾家雜物店,沈記商號應天分號正式揭牌。應天說大也大,說小也小,昔日的放牛娃朱元璋在這六朝古都布滿了眼線,“蘇州沈記商號應天分號”這樣的一係列店鋪的出現自然逃不過他的眼睛。朱元璋納悶了,誰這麼大膽,來到我的地盤做這麼大的生意,竟然不和我打聲招呼,太沒禮貌了。

朱元璋本打算派兵教訓一下這個不懂規矩的商人,可他想親眼看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難道他有三頭六臂不成,竟然敢在我的地盤如此囂張。於是,他帶著衛隊來到了掛著沈記商號牌子的絲綢店。他正想發威,可當看到店主是沈萬三時,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