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天的朱元璋被文臣武將簇擁著,更加神氣。他還是很給沈萬三麵子的,用盛大的場麵歡迎這位拜把子兄弟。
“朱老弟,混得不賴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沈萬三套著近乎。
“哈哈,沈兄真會說話,如果沒有你在蘇州的資助,老弟現在應該比這更好才對。”
很明顯,朱元璋對沈萬三在蘇州資助張士誠這件事情十分在意。既然話擺到了桌麵上,想回避是不能的,沈萬三隻好硬著頭皮上了。
“朱老弟呀,人人都有難處,當初,我幾十家店鋪都在蘇州,我也是被逼無奈才資助張士誠的呀。”
“這樣看來,錢在你心中是最重要的了,我們見的兄弟情誼該靠邊站了。”
“這是哪裏話,一碼歸一碼,你我的情誼日月可鑒。以後,老弟有用得著我的地方,隻管說話,我一定傾囊相助。”
靠,有幾個臭錢就了不起啊,等老子打下了江山,再好好收拾你們這些“有錢人”,朱元璋暗暗盤算著。
結果,沈萬三拱手送給了朱元璋幾萬兩白銀,這對他來說是毛毛雨。花點銀子便可以找到一個絕對穩妥的靠山,這還是很劃得來的一個買賣。
雖然朱元璋不是頭一次見這麼多錢,但他心裏還是咯噔了一下,這個眼前的沈萬三到底有多少錢?他今天可以送我,明天豈不可以送別人?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不過,目前來看,這還不是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消滅張士誠後,朱元璋大體上占據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河南東部、江西、安徽、江蘇和浙江,這些是全國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所以,有這個做後盾,他可以放心地進行大規模南征北伐的行動了。
沈萬三卻這樣想: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既然朱元璋很痛快地收了銀子,說明那點兒不和諧不是個事兒。以後可以在這棵大樹下乘涼了。可見,沈萬三還是不了解朱元璋的,一個政治家的野心和狠心,是一個商人永遠也猜想不到的。
不過,這些絲毫不影響沈萬三,他還在孜孜不倦地做著生意,賺取著財富。雖然在政治上,沈萬三不是行家,但在生意上他卻是一個天才,總能想出一些新點子。這不,他又想到了一個創意。
據《盛湖誌》記載,沈萬三就近投資,在吳江盛澤建起了南勝坊和北勝坊,這相當於現在經營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綜合性大市場,吸引了南來北往的各路商家前來做生意。如果單單建市場,這沒什麼好說道的。關鍵是沈萬三在建起的市場大做文章,增加吸引力。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現在的娛樂場所都很關注消費者的消費環境,所以在人文氣息上狠下功夫,搞得別具一格又別有一番風味,結果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其實,早在600多年前,沈萬三就深諳此道。他認為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與把握商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非常關注這一點,比如,他“植紅梨萬樹於湖濱”,給經營者和消費者創造一個優美秀麗的環境,讓他們置身於其中,在買賣中,也能體會到一種享受的樂趣。不僅構建了人與自然地和諧,也有助於構建買賣雙方的和諧,是一種全新的和諧理念。
這樣一來,自然會為沈萬三聚攏更多的人氣,生意也越做越紅火了。
在應天的朱元璋被文臣武將簇擁著,更加神氣。他還是很給沈萬三麵子的,用盛大的場麵歡迎這位拜把子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