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力諫朱元璋,以解海禁(2 / 2)

“這不是富可敵國的沈萬三嗎?你可認得朕?”

沈萬三想說,你不就是當年的那個在皇覺寺的小和尚嗎?但他沒有這麼說,因為人活臉樹活皮,何況現在這小和尚已經成了真龍天子。如果當眾揭他的傷疤,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的。於是,沈萬三多了個心眼兒。

“您是當今皇上,九五之尊啊,您治國有方,堪稱一代明君。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招果然靈驗,朱元璋被拍得心花怒放。

“你來不隻是為了拍馬屁吧?”

“皇上聖明,小人的確有一件小事想向皇上稟明。”

“什麼事?”

“小人代表蘇州的商人向皇上諫言:解除海禁,恢複海上貿易。”

“大膽刁民,你何德何能來幹涉我大明朝既定的國策?”朱元璋大怒。

沈萬三被嚇了一跳,畢竟他這是虎口拔牙啊。但他既然來了,就沒想到過要退卻。

“皇上息怒,小人萬沒有別的意思。小人靠海外貿易發家,如果大明也開展海外貿易活動,那麼大明將會賺取無盡的財富,大明的經濟會日新月異,大明的國力也會大大增強。”沈萬三卯足了勁兒,一口氣說完了這些話。他本以為朱元璋會三思而後行,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他想不到的。

“我大明地大物博,還用得著海外貿易嗎?如今倭寇在海上橫行,你卻建議解除海禁,你是不是想私通倭寇,擾亂我大明朝的安定?”

我的娘親呀,這帽子扣得也太大了。沈萬三本來是想給新建的王朝創收些外彙,沒想到他的諫言引來這麼大的災禍。如果真被戴上這個帽子,他即使有十個腦袋也不夠朱元璋砍的。

“皇上明鑒,小人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商人,怎麼會有私通倭寇的心思。”沈萬三不停地擦著額頭上冒出的冷汗。此刻他才感覺到什麼是伴君如伴虎,如果能過了這一關,打死他也不會向皇帝提什麼諫言了。

“哈哈……”朱元璋大笑,享受著那種唯我獨尊的榮耀,“起來吧,你隻是一個商人而已,朝廷的事你懂得多少?以後不要亂說話了。”

“皇上聖明,皇上聖明。”

沈萬三心裏如釋重負,吊在嗓子眼的心一下子又落回到原處。可以說沈萬三力諫朱元璋解除海禁的事情沒有絲毫成功的可能。他雖然手裏有錢,但在執政者麵前,他的錢財便不再那麼有力量了。畢竟誰手裏握有槍杆子,誰的話才是至理名言。

“朕要賞你一點兒東西。”朱元璋忽然來了興趣。

沈萬三有的是錢,他什麼也不缺,不過,他還是說道:“謝皇上隆恩。”

朱元璋拿出了一枚小小的銅錢:“這個還你。”

這是什麼意思?沈萬三知道這枚銅錢是他們落難時,他送給朱元璋的。如今他貴為天子,難道要和自己劃清界限嗎?

“皇上,這是……”

“好自為之吧。”

沈萬三帶著這枚銅錢,滿臉迷惑地走出王宮,他搞不明白朱元璋是什麼意思,難道他們的拜把子情誼真的走到了盡頭?在街上,沈萬三把這枚銅錢丟給了路旁的乞討者。

俗話說:在什麼山頭唱什麼歌。任何統治者都喜歡安分守己的公民,作為一個商人,應該安分賺錢,政治上的事情還是不插手為妙。錢沒了可以再賺,如果把命也搭上的話,那真是得不償失。

馬克思曾經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在14世紀、15世紀,已經稀疏的可以在地中海沿岸的若幹城市看到。”600年前的大明立國之初正當其時,假如沈萬三的對外貿易催生出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假如朱元璋容忍或接受沈萬三的對外貿易的諫言,從此奉行貿易立國的方略,那麼明朝將會如何?近代的中國還會多苦多難嗎?

沒有人能回答這樣的疑問,因為曆史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不存在假設一說。沈萬三不是魏征,朱元璋也不是唐太宗。為了活命,沈萬三除了搖頭歎息,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