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彰沈萬三的貢獻,朱元璋這次很“慷慨”,不僅給了沈萬三一個白衣天子的稱號,還禦製一枚銅錢賞賜給沈萬三。
沈萬三感激涕零,三呼萬歲。此刻,他已經微微醉了,朱元璋的賞賜大出乎他的意料,他把小心謹慎丟到了腦後,話自然就多了起來。
“你們知道嗎?當今皇上曾經是個小沙彌,在落難的時候,我們結拜了兄弟,我們是真正的患難之交……”
沈萬三的這些話拉近了他和朱元璋的關係,本想給自己臉上繼續貼金,但說話要看場合,更要看對象。在錯誤的場合和不合適的對象口吐真言,無疑是給別人留下把柄,進而引火燒身。
旁邊的大臣被沈萬三的言語嚇得臉都白了,因為這種話不能在這種場合亂說。朱元璋就怕別人說他的身世,誰提這些話,他就和誰急。他一直標榜自己是真龍天子,真龍天子不應該有這種淒苦的身世。
但喝酒喝得暈暈乎乎的沈萬三早已忘記了朱元璋的忌諱,所以才口無遮攔。
好在,高高在上的朱元璋沒有聽到這些話,但沒有不透風的牆,沈萬三的這種言語總會傳到朱元璋的耳朵中,而且速度會非常之快。
官宴在很愉快的氣氛中結束了,朱元璋對沈萬三的賞賜讓他成為了這場宴會的焦點人物。沈萬三在這場官宴中也出盡了風頭,尤其是他有些醉酒後“雷人”的言語,更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商人太狂了。
揭皇上的老底,無疑是在太歲頭上動土,沈萬三必定會為他的言行付出代價。在官宴上應該多吃菜,少喝酒,少發言,不能因為受到一點兒恩寵就忘乎所以,說話不經過大腦。否則會給自己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更雷人的還在後麵,滿臉醉意的沈萬三從王宮出來後,遇到了乞丐道人,不巧的是沈萬三身上沒有帶銀兩,他便把禦賜的那枚銅錢丟給了乞丐。如此不珍惜皇上賜給的東西,也就是對皇上的不尊重。不管是沈萬三有意為之還是因為醉酒而迷糊了頭腦,反正,他的這個舉動更把他置於了風口浪尖上。
果不其然,朱元璋知道這件事後,大怒。先是揭自己的老底,接著又如此輕視自己賞賜的東西,這豈不是把自己不當回事嗎?他本想即刻處罰沈萬三,但如果就靠這幾點懲罰沈萬三,天下人難免會說自己小肚雞腸。朱元璋便把這筆賬先記在了沈萬三的頭上,等收集到更多有力的證據後,出一重拳,把沈萬三直接打入十八層地獄。
為了表彰沈萬三的貢獻,朱元璋這次很“慷慨”,不僅給了沈萬三一個白衣天子的稱號,還禦製一枚銅錢賞賜給沈萬三。
沈萬三感激涕零,三呼萬歲。此刻,他已經微微醉了,朱元璋的賞賜大出乎他的意料,他把小心謹慎丟到了腦後,話自然就多了起來。
“你們知道嗎?當今皇上曾經是個小沙彌,在落難的時候,我們結拜了兄弟,我們是真正的患難之交……”
沈萬三的這些話拉近了他和朱元璋的關係,本想給自己臉上繼續貼金,但說話要看場合,更要看對象。在錯誤的場合和不合適的對象口吐真言,無疑是給別人留下把柄,進而引火燒身。
旁邊的大臣被沈萬三的言語嚇得臉都白了,因為這種話不能在這種場合亂說。朱元璋就怕別人說他的身世,誰提這些話,他就和誰急。他一直標榜自己是真龍天子,真龍天子不應該有這種淒苦的身世。
但喝酒喝得暈暈乎乎的沈萬三早已忘記了朱元璋的忌諱,所以才口無遮攔。
好在,高高在上的朱元璋沒有聽到這些話,但沒有不透風的牆,沈萬三的這種言語總會傳到朱元璋的耳朵中,而且速度會非常之快。
官宴在很愉快的氣氛中結束了,朱元璋對沈萬三的賞賜讓他成為了這場宴會的焦點人物。沈萬三在這場官宴中也出盡了風頭,尤其是他有些醉酒後“雷人”的言語,更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商人太狂了。
揭皇上的老底,無疑是在太歲頭上動土,沈萬三必定會為他的言行付出代價。在官宴上應該多吃菜,少喝酒,少發言,不能因為受到一點兒恩寵就忘乎所以,說話不經過大腦。否則會給自己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更雷人的還在後麵,滿臉醉意的沈萬三從王宮出來後,遇到了乞丐道人,不巧的是沈萬三身上沒有帶銀兩,他便把禦賜的那枚銅錢丟給了乞丐。如此不珍惜皇上賜給的東西,也就是對皇上的不尊重。不管是沈萬三有意為之還是因為醉酒而迷糊了頭腦,反正,他的這個舉動更把他置於了風口浪尖上。
果不其然,朱元璋知道這件事後,大怒。先是揭自己的老底,接著又如此輕視自己賞賜的東西,這豈不是把自己不當回事嗎?他本想即刻處罰沈萬三,但如果就靠這幾點懲罰沈萬三,天下人難免會說自己小肚雞腸。朱元璋便把這筆賬先記在了沈萬三的頭上,等收集到更多有力的證據後,出一重拳,把沈萬三直接打入十八層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