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從嚴治吏,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2 / 3)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2頁

怎樣把好幹部用起來?好幹部成長起來了,培養出來了,關鍵還是要用。不用,或者用不好,最終等於還是沒有好幹部。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什麼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麼樣的幹部作風,乃至就有什麼樣的黨風。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2-343頁

用人得當,就要堅持全麵、曆史、辯證看幹部,注重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對那些勇擔當、有本事、堅持原則、不怕得罪人、個性鮮明的幹部,往往會出現認識不盡一致的情況,組織上一定要為他們說公道話。如何考準考實幹部政績,也是一個難點。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一些幹部慣於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幹,然後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爛賬,最後官照當照升,不負任何責任。這是不行的。我說過了,對這種問題要實行責任製,而且要終身追究。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3-344頁

用人得當,就要科學合理使用幹部,也就是說要用當其時、用其所長。現在,有的地方用幹部,涉及具體人時,往往隻看資曆、看輪到誰了,論資排輩、平衡照顧,而不是看誰更優秀、更合適,用非所長,結果幹部幹得很吃力,問題堆了一大堆,工作也難以打開局麵。用什麼人、用在什麼崗位,一定要從工作需要出發,以事擇人,不能簡單把職位作為獎勵幹部的手段。“駿馬能曆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我們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隻有這樣,才能使大批好幹部源源不斷湧現出來,才能使大家的聰明才智充分釋放出來。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4頁

選人用人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推薦票隻是一個方麵,隻能作為用人的重要參考,不能作為用人的唯一依據。黨管幹部嘛!都靠票來定,黨管幹部怎麼落實啊?誰最了解幹部的德才和實績啊?那應該是領導班子、分管領導和組織部門,他們在推薦幹部方麵的權重應該適當加強。如果領導班子、分管領導和組織部門都說不出哪個幹部強、哪個幹部弱,那就是失職!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5頁

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的範圍和規模要合理,不宜硬性規定競爭性選拔比例,更不能搞什麼“凡提必競”。隻有在本地區本部門確實沒有合適人選、特別是缺乏緊缺專業人才時,才適宜於公開選拔,並且應該盡量就近取才。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7頁

對那些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幹部,要敢於給他們壓擔子,有計劃安排他們去經受鍛煉。這種鍛煉不是做樣子的,而應該是多崗位、長時間的,沒有預設晉升路線圖的,是要讓年輕幹部在實踐中“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要形成一種風氣,年輕幹部都爭先恐後到艱苦崗位、到基層去,並以此為榮。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8頁

幹部成長是有規律的,年輕幹部從參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長為黨和國家的中高級領導幹部,需要經過必要的台階、遞進式的曆練和培養。我們不能唯台階論,但必要的台階也是要的,一步登天在現在這個時代是行不通的。許多同誌有這樣的體會,參加工作後,在普通崗位上經曆一些難事、急事、大事、複雜的事,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國情、社情、民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接地氣”,正所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早熟的果子長不大,拔苗助長易夭折。幹部多“墩墩苗”沒有什麼壞處,把基礎搞紮實了,後麵的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8-349頁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幹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要把從嚴管理幹部貫徹落實到幹部隊伍建設全過程。要堅持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讓每一個幹部都深刻懂得,當幹部就必須付出更多辛勞、接受更嚴格的約束。沒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和覺悟,就不要進入幹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