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按照係統工程的思路, 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1 / 3)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5月24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複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擴大湖泊、濕地麵積,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5月24日)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著力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目前,我國近海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海洋汙染、海洋災害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會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且會影響社會穩定。要下決心采取措施,全力遏製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到碧海藍天、潔淨沙灘。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7月30日)

要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布局之中,堅持開發和保護並重、汙染防治和生態修複並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維護海洋自然再生產能力。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7月30日)

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用途管製和生態修複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隻管種樹、治水的隻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係統性破壞。由一個部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製職責,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複是十分必要的。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507頁

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結合化解產能過剩、環境整治、存量土地再開發,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

《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12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597頁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對城鎮化總體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兩橫三縱”的城鎮化戰略格局,這是全局、大局,要一張藍圖幹到底,不要“翻燒餅”。各地區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製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和推進城鎮化。承載能力減弱的區域要實行優化開發,重點開發區域要集約高效開發,限製開發區域要做好點狀開發、麵上保護,禁止開發區域要令行禁止、停止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開發活動。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5月24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複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擴大湖泊、濕地麵積,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5月24日)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著力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目前,我國近海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海洋汙染、海洋災害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會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且會影響社會穩定。要下決心采取措施,全力遏製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到碧海藍天、潔淨沙灘。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7月30日)

要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布局之中,堅持開發和保護並重、汙染防治和生態修複並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維護海洋自然再生產能力。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7月30日)

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用途管製和生態修複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隻管種樹、治水的隻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係統性破壞。由一個部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製職責,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複是十分必要的。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507頁

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結合化解產能過剩、環境整治、存量土地再開發,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

《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12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597頁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對城鎮化總體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兩橫三縱”的城鎮化戰略格局,這是全局、大局,要一張藍圖幹到底,不要“翻燒餅”。各地區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製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和推進城鎮化。承載能力減弱的區域要實行優化開發,重點開發區域要集約高效開發,限製開發區域要做好點狀開發、麵上保護,禁止開發區域要令行禁止、停止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開發活動。

《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12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600頁

我們要認識到,在有限的空間內,建設空間大了,綠色空間就少了,自然係統自我循環和淨化能力就會下降,區域生態環境和城市人居環境就會變差。要學習借鑒成熟經驗,根據區域自然條件,科學設置開發強度,盡快把每個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開發邊界劃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