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方針。黨的十八大提出節約優先,這是按問題導向確定的一條很有針對性的方針。治水包括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等多個環節。治水要良治,良治的內涵之一是要善用係統思維統籌水的全過程治理,分清主次、因果關係,找出症結所在。當前的關鍵環節是節水,從觀念、意識、措施等各方麵都要把節水放在優先位置。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形成今天水安全嚴峻形勢的因素很多,根子上是長期以來對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生態規律認識不夠、把握失當。把水當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限供給的資源,把水看作是服從於增長的無價資源,隻考慮增長,不考慮水約束,沒有認識到水是生態要素,沒有看到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是有不可抗拒的物理極限的。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我們正處於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階段,對水的需求還沒達到峰值,但麵對水安全的嚴峻形勢,發展經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包括推進農業現代化,都必須樹立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相均衡的原則。“有多少湯泡多少饃”。要加強需求管理,把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力作為剛性約束,貫徹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堅持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係統思想。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一個重要觀點。生態是統一的自然係統,是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實現循環的自然鏈條,水隻是其中的一個要素。自然界的淡水總量是大體穩定的,但一個國家或區域可用水資源有多少,既取決於降水多寡,也取決於盛水的“盆”大小。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形象地講,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金木水火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循環不已。
全國絕大部分水資源涵養在山區丘陵和高原,如果破壞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壞了水,山就變成了禿山,水就變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變成了沒有養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溝壑縱橫。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要統籌山水林田湖治理水。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麵我們提出了“五個統籌”,治水也要統籌自然生態的各要素,不能就水論水。要用係統論的思想方法看問題,生態係統是一個有機生命軀體,應該統籌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解決水供給問題,要從涵養水源入手,從修複破損的生態入手,采取必要的工程性措施,搞一些水庫和調水工程,但不能把眼睛僅盯在這方麵。要統籌上下遊、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鄉村,一些地區為了增產糧食,過度開發水資源,造成下遊斷流、地下水超采,斬斷下遊地區地下水的補充水源,形成地下漏鬥、地麵沉降。長此以往,必然導致耕地荒蕪、城市塌陷。決策時一定要想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幹,這樣幹了有什麼負麵效果,不要讓後人罵我們無知。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要順應自然,堅持自然修複為主,減少人為擾動,把生物措施、農藝措施與工程措施結合起來,祛滯化淤,固本培元,恢複河流生態環境。因勢利導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彎曲河岸線,營造自然深潭淺灘和泛洪漫灘,為生物提供多樣性生境。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城市規劃和建設要堅決糾正“重地上、輕地下”,“重高樓、輕綠色”的做法,既要注重地下管網建設,也要自覺降低開發強度,保留和恢複恰當比例的生態空間,建設“海綿家園”、“海綿城市”。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實施湖泊濕地保護修複工程。湖泊濕地是“地球之腎”,針對我國湖泊濕地大量減少的狀況,我們是不是到了必須“補腎”的階段呢?再不“補腎”,我們還能撐多少年呢?要采取硬措施,製止繼續圍墾占用湖泊濕地的行為,對有條件恢複的湖泊濕地要退耕還湖還濕。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要把華北地麵沉降問題作為一個重大專項,提出可操作的實施方案,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中,提出開展地下水超采漏鬥區綜合治理,擴大京津平原的森林濕地麵積,提高燕山、太行山綠化水平、增強水涵養能力,統籌永定河、潮白河上下遊用水,進行中小河流綜合治理等對策,要考慮把白洋澱再恢複起來。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係;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富國才能強兵,強兵才能衛國;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打造命運共同體,推動各方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