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2 / 3)

《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2014年2月26日)

有分析顯示,京津冀地區PM2.5sub>的來源,三分之一是因為燃煤。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大幅增加低碳清潔能源使用量。這不僅要減少北京用煤量,更要減少河北用煤量。河北要切實抓好壓減六千萬噸鋼、六千萬噸水泥、四千萬噸燃煤、三千萬箱玻璃工作。可考慮采取多項舉措,增加京津冀地區清潔能源供應,替代京津冀特別是河北用煤。比如,實施“太陽能入戶工程”,推進分布式能源建設,考慮擴大天然氣進口,或是增加煤層氣供應,等等。

《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2014年2月26日)

遏製住全國地下水汙染加劇狀況。地下水汙染狀況不像霧霾,人人看得見,還沒有引起社會普遍關注,但如果不著手加緊治理,到汙染得大家沒水喝的程度,就會變成一個嚴重社會問題。要有預見性、早動手,是否能像“大氣十條”那樣,拿出幾條硬措施。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4日)

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出現了“APEC藍”。這次壓力測試證明,隻要有關方麵攜手努力、下大決心,生態環境是可以治理好的,不是什麼絕症。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2月9日)

解決好廁所問題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標誌性意義,要因地製宜做好廁所下水道管網建設和農村汙水處理,不斷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在江蘇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4年12月13日、14日),《人民日報》2014年12月15日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城市工作指導思想不太重視人居環境建設,重建設、輕治理,重速度、輕質量,重眼前、輕長遠,重發展、輕保護,重地上、輕地下,重新城、輕老城。現在,人民群眾對城市宜居生活的期待很高,城市工作要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2月20日)

要因地製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改變農村許多地方汙水亂排、垃圾亂扔、秸稈亂燒的髒亂差狀況,給農民一個幹淨整潔的生活環境。

《在農村改革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4月25日)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經過三十多年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生態環境問題,其中不少環境問題影響甚至嚴重影響群眾健康。老百姓長期呼吸汙濁的空氣、吃帶有汙染物的農產品、喝不幹淨的水,怎麼會有健康的體魄?

《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8月19日)

綠水青山不僅是金山銀山,也是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要保障。對生態環境汙染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高度重視,要正視問題、著力解決問題,而不要去掩蓋問題。群眾天天生活在環境之中,對生態環境問題采取掩耳盜鈴的辦法是行不通的。黨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高度重視,不僅製定了一係列文件、提出了明確要求,而且組織開展了環境督察,目的就是要督促大家負起責任,加緊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好。要按照綠色發展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製度,重點抓好空氣、土壤、水汙染的防治,加快推進國土綠化,治理和修複土壤特別是耕地汙染,全麵加強水源涵養和水質保護,綜合整治大氣汙染特別是霧霾問題,全麵整治工業汙染源,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8月19日)

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愛國衛生運動優良傳統,發揮群眾工作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持續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力度,建設健康、宜居、美麗家園。

《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8月19日)

當前,老百姓對農產品供給的最大關切是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圍繞這個問題多做文章。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推動優勝劣汰、質量興農。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2月14日)

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是什麼?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氣熱不熱、霧霾能不能少一點、河湖能不能清一點、垃圾焚燒能不能不有損健康、養老服務順不順心、能不能租得起或買得起住房,等等。相對於增長速度高一點還是低一點,這些問題更受人民群眾關注。如果隻實現了增長目標,而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沒有進展,即使到時候我們宣布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人民群眾也不會認同。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