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從投資需求看,過去,投資需求空間巨大,隻要有錢敢幹,投資都有回報,投資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現在,經曆了三十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產業、房地產投資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湧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我國總儲蓄率仍然較高。我們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第三,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隻要有成本優勢,出口就能擴大,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多少年打拚出來的國際市場也是重要資源。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明顯提高,國際收支雙順差局麵正在向收支基本平衡方向發展。我們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積極影響國際貿易投資規則重構,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第四,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鋼鐵、水泥、玻璃等產業的產能已近峰值,房地產出現結構性、區域性過剩,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新城新區的規劃建設總麵積超出實際需要。在產能過剩的條件下,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並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互聯網技術加快發展,創新方式層出不窮,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征。
第五,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我們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勞動力和農業富餘勞動力,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下降,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在許多領域我國科技創新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能夠拉動經濟上水平的關鍵技術人家不給了,這就使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隨著要素質量不斷提高,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第六,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現在,競爭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消費者更加注重品質和個性化,競爭必須把握市場潛在需求,通過供給創新滿足需求。企業依賴稅收和土地等優惠政策形成競爭優勢、外資超國民待遇的方式已經難以為繼,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我們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範的市場環境,為市場充分競爭創造良好條件。
第二,從投資需求看,過去,投資需求空間巨大,隻要有錢敢幹,投資都有回報,投資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現在,經曆了三十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產業、房地產投資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湧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我國總儲蓄率仍然較高。我們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第三,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隻要有成本優勢,出口就能擴大,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多少年打拚出來的國際市場也是重要資源。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明顯提高,國際收支雙順差局麵正在向收支基本平衡方向發展。我們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積極影響國際貿易投資規則重構,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第四,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鋼鐵、水泥、玻璃等產業的產能已近峰值,房地產出現結構性、區域性過剩,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新城新區的規劃建設總麵積超出實際需要。在產能過剩的條件下,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並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互聯網技術加快發展,創新方式層出不窮,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征。
第五,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我們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勞動力和農業富餘勞動力,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下降,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在許多領域我國科技創新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能夠拉動經濟上水平的關鍵技術人家不給了,這就使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隨著要素質量不斷提高,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第六,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現在,競爭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消費者更加注重品質和個性化,競爭必須把握市場潛在需求,通過供給創新滿足需求。企業依賴稅收和土地等優惠政策形成競爭優勢、外資超國民待遇的方式已經難以為繼,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我們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範的市場環境,為市場充分競爭創造良好條件。
第七,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可以放開手腳大開發、快發展。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難以承載高消耗、粗放型的發展了。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等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生態環境越來越珍貴。我們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並從中創造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