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一招(2 / 3)

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9月17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4日

六十多年前我們黨領導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建立了新中國,三十多年前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始了改革開放,這兩件大事大大加快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進程。

《在同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的講話》(2013年10月23日)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以來,已經三十五個年頭了。中國人民的麵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麵貌、中國共產黨的麵貌能發生如此深刻的變化,我國能在國際社會贏得舉足輕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堅持不懈推進改革開放。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

當前,國內外環境都在發生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我國發展麵臨一係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比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依然粗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困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於深化改革。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

改革開放以來曆次三中全會都研究討論深化改革問題,都是在釋放一個重要信號,就是我們黨將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說到底,就是要回答在新的曆史條件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全麵深化改革為主要議題,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新形勢下堅定不移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體現。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

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

三十五年來,我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一係列問題。同時,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製度總是需要不斷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三十五年來,我們黨靠什麼來振奮民心、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麼來激發全體人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活力?靠什麼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在與資本主義競爭中贏得比較優勢?靠的就是改革開放。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

當前,在改革開放問題上,黨內外、國內外都很關注,全黨上下和社會各方麵期待很高。改革開放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我們在改革開放上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繼續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必須牢牢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