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是在混娛樂圈,還是在鑽火圈(3 / 3)

“小姑娘,聽說你很喜歡寫東西,想要當編劇?”

“嗯……”

“辭了工作跟我幹吧,你想寫什麼我就給你拍什麼,怎麼樣?”

最後一句怎麼樣,老男人的鼻氣熱烘烘地噴到小瀟的臉上,小瀟看到他臉上皺紋的褶子裏還夾雜著白日浮躁的灰塵,忽然很想笑。

一天九個小時的工作當然很辛苦,夢想在銀幕上看到自己親手創造的世界當然也很遙遠,書上隻會教你從故事結構入手如何做一個好編劇,可是生活呢?生活遠比對付一個老色鬼要複雜得多,功利得多。

阮小瀟很快就明白,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小姑娘,還不快給導演送礦泉水?怎麼這麼不懂事!

小姑娘,傻呆在那裏幹嘛?這場戲的劇本呢?

小姑娘,今天太陽大啊,看你小脖子都曬紅了,來,過來我給你擦擦汗吧。

……

任何人都叫她小姑娘,在這裏,她成了一個沒有名字隻有代號的小姑娘,任何人,包括沒名沒姓的場記都語言輕薄態度輕佻,在她之前也有無數個這樣的小姑娘吧,她們大多相貌普通,既沒有過人的美貌也不至於看不下去,她們懷揣著各式各樣的夢想進入這個圈子,開始的開始她們都是春日牆頭俏薔薇,後來的後來她們就成了豢養金絲雀,在這個荷爾蒙和欲望過度膨脹的圈子裏,得來總是過於輕易,於是堅持就成了某種茶餘飯後的笑話。

可是阮小瀟覺得自己和她們不一樣,對一個7歲就設定了自己將來夢想的人來說,她圖的並不是一時的窮清高,她隻是不想有朝一日成功了,卻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這是最好的圈子,這也是最壞的圈子

一年零三個月後,阮小瀟依然每個月的十五號按時去領自己應得的1885元。當了一部電視劇的槍手,公司方麵說是給她練筆的機會,稿費當然一分錢沒有。跟組跟了三次,跟到後來,一起去的女孩子早已混得飛黃騰達,隻有她一個人,像個沼澤地裏的小螞蚱,一點一點,艱難地向上撲騰。

但的確是漸漸開始老練,知道見什麼人該說什麼話,出現什麼狀況要支什麼招,被人占便宜的次數越來越少,手頭的人脈卻越來越多,時光拖得越長越明白當年那個製片主任說得多麼精確!再沒有哪個圈子比這個圈子更令人看透人性百態,也再沒有哪個圈子可以比這個圈子更催促人急速成長了,大家都在謹慎地試探和過招,人人都似深潭,扔一粒石子下去,要過很久,才會有微薄的漣漪泛出。

可是總有一些事情是一直堅持在做的,比如一日一部電影附加一份影評,無論多晚多累;比如坐在煙霧繚繞的會客廳聽大導演們聊戲劇創作,無論多困多嗆;比如毫無條件答應續寫任何劇本,無論有錢無錢。阮小瀟就像這世上隨處可見的“傻瓜”,表麵上處處吃虧,其實步步為營,她一早就為了開啟命運那把鑰匙摩拳擦掌,雖然不知命中的機會何時到來,但她時刻做好了全盛的姿態,等待它的到來。

我先是熱愛它,然後賺到了錢

春天的時候,阮小瀟的一部都市情感劇本被一個導演看中,30集的劇本反複修改了8次,終於定在橫店建組。開拍前,導演讓她跟組,而這,距離她第一次來橫店,已經有四年過去了。

四年不見的橫店,一如當年喧囂熱鬧,各台攝影機下的人們風風火火,各個時代的故事走馬觀花,這小小的片場多像無數個濃縮的人生,阮小瀟提著行李站在遙遠處看著這一切,這吸引了無數人前赴後繼的花花世界,這光影時代裏令人著迷的獨特產物,從7歲起她聽到“哢嚓”那一聲起,她就為了這一刻的來臨而時刻準備著,而今,她終於用這把鑰匙,打開了屬於自己的天空。

從外表看,她依然和三年前初入行的那個女孩子並無多大差別,不抽煙,逢人笑眯眯,對付所有的鹹濕玩笑一律一笑而過,可無人敢進一步放肆,拍攝時,大她二十歲的導演和她如朋友般共同打磨一個又一個細節,有時也會起爭執,末了她總是露出小女孩的嬌憨和無辜,“好啦好啦導演,”她甜著嗓子說:“喝口水啦,別生我的氣嘛,我也是想戲好看啊。”

你看,在這個陽剛氣過盛的世界裏,在過與不過之間,她把握得剛剛好,卻又如此不露痕跡。

片場休息的時候,阮小瀟還是最愛看斯蒂芬金,散發墨香的扉頁裏,這個長得有點像河馬的大叔說,“我一直喜歡聽故事和寫故事,但我先是熱愛它,然後賺到了錢。”

“那也是我所想的!”橫店溫暖的陽光下,有著光潔額頭的年輕女孩眯起眼睛,緩緩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