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聰明的銅豌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真正響當當!可惜她偏偏是顆銅豌豆
公司規定,每個新人都要參加每天兩小時的員工守則培訓,為期半個月。和我同進公司的有6個人,參加培訓的卻有7個——童越,她比我們早來大半年,也早就通過了試用期,難道當初她沒參加培訓,或者犯過錯誤?
打電話、飯局談判、寫合作方案,銷售可真是個力氣活。主管在培訓會上說了,想要做出好的業績,就得動員全身細胞,一句話,積極動員!
很快兩個月過去,眼看著試用期考核就要到了,大家手心裏都捏著一把汗。晚上加班的時候,發現童越也在。她真奇怪,不像其他老員工忙裏偷閑,仿佛還是個新人似的,甚至比我們還賣力。
勞動成果拱手送出
月底工作例會,主管笑眯眯地走進會議室。半小時不到,把我們幾個新人做的方案逐一批駁得落花流水,接著評論童越的。
“童越這個方案,雖然有一定的可行性,客戶也簽了下來,但隻是個幾萬元的小單子,如果動點腦筋,方案更完善些,我相信業績一定不隻這樣。有可能是這行做久了,思路有些僵化,不如這樣,這個方案剩下的工作就交給新人們來做吧。”
“我沒意見,聽公司安排。”童越的語氣平靜得讀不出半點不快和惱怒。
幾個新人目瞪口呆。在靠爭搶業績來搶他人飯碗的銷售行業,哪裏可以說轉讓就轉讓,這些業績都是直接和提成以及獎金密切相關的啊。真滑稽。一個明目張膽剝奪他人勞動成果,一個心甘情願奉上自己幾個月來的辛苦,出了辦公室大家都覺得太不可思議。
這次會後,有三個新人陸續辭職。他們說,主管對新人不寬容,對老人不留情,在這種人手下幹活遲早被他吞掉。而童越依舊賣力工作常常加班,仿佛是台沒有怨言的永動機。
她隱忍的緣由在哪裏
在我們試用期將結束的時候,童越拿下一筆大數目的業務,不僅給公司帶來一場小地震,連業界其他公司也紛紛來打聽,挖走他們客戶的“狠角色”究竟是個什麼人。
很快年終總結會。主管大力褒獎了我們“碩果僅存”的幾位新人,說年輕人腦子快,肯吃苦,年終獎在普通員工的標準上再加上激勵獎。我們幾個欣慰得很,覺得熬過來確實值得。童越在年前給公司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是不是獎金要比我們多一倍?對麵的她臉上仿佛浮著一絲笑容,但也難以捉摸。
“童越作為一名老員工,不能以新人的標準要求自己。雖然有了一些業績,但也不是驚天動地的,以後應該更加勤勉,更腳踏實地。這次你的年終獎按普通員工標準發放。”
全場嘩然。跟我一起進公司的小賀嘴快,提醒主管說:“童越前一陣做了個那麼大的單,很厲害啊。”主管麵帶慍色:“如果大家有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何來公司的進步?年終獎的事情已經決定。剛進入公司的新同事要盡快趕上並且超越業績好的老同事,這才是你們今後對自己的要求。”
小賀慌忙掩嘴。童越的表情並無變化,讓人猜不透她的隱忍緣自哪裏。
蛟龍被困淺水
事先設定陷阱,讓客戶自動往裏跳,然後心甘情願掏腰包。這是主管的培訓主題之一。
我不否認公司要拿效益說話,但銷售是要賣產品、維持客戶、收集信息、擴展渠道,而不是酒桌上灌酒下套的行當,這種把客戶當傻瓜的愚蠢做法實在讓人鄙夷。
私下裏我們都開始懷疑主管的人品。
每當我們偷偷抱怨主管的時候,童越總默不做聲,對我們的說法不附和,也不反對。但隻要討論如何做方案、搞活動,她總能給我們最有效的建議:增強方案的可行性、捆綁銷售、媒體互動。她溫文爾雅,卻一針見血。我們一直想不明白,以她這樣優異的業績和口碑,為何還要在這個小公司裏受主管壓製,蛟龍困淺水。
童越恐怕要走人了
“童越出事了!”
周一剛進公司,小賀就拉住我。童越的座位果然空著。
原來,先是公司內部有人以低於童越談定的價格搶奪她的客戶,繼而又有業內其他公司低價搶單。客戶非常不滿,認為童越對約定不夠慎重,導致多方都知道了他們合作的細節,要求童越限期處理,否則以後再不合作。公司上層也大為發火。
我知道這家客戶。實力雄厚,信譽良好。一旦丟了,公司肯定不會輕饒童越。事出蹊蹺,肯定有人暗中搗鬼。老員工心照不宣,新員工不明所以。接連幾天,童越忙著在公司各個部門間跑來跑去,風風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