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相同的是,三國時諸葛亮和司馬懿祁山交戰,諸葛亮千裏勞師欲速戰。司馬懿看穿孔明急於求戰的心理,因為蜀軍遠征,糧草供給線過長,時間越久越對蜀軍不利,所以他便以逸待勞,堅壁不出,以空耗蜀軍士氣,然後伺機取勝。
諸葛亮麵對司馬懿的閉門不戰,無計可施,最後想出一招,送一套女裝給司馬懿,以羞辱他閉門不戰宛若婦人。這是一般人根本無法忍受的侮辱,可司馬懿畢竟非同一般,他落落大方地接受了女兒裝,情緒並無影響,還是堅壁不出,諸葛亮幾乎無計可施,最後身死五丈原。
很多吃過這樣苦頭的過來人給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忠告:不要因為別人發怒,你便心情不好,情緒不穩定,相反,這個時候正是你應當心平氣和的時候。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但是這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需要靠後天去慢慢的修煉。當你想發怒的時候,你不妨設想這樣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這樣到底會不會損害你的利益,損害的利益有多大。如果你能真正的意識到發怒隻能把事情搞砸,而絕對不能把事情完美解決的話,你就會好好地約束自己的情感,好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
不要因為別人發怒,你便怒不可遏,要知道那正是你應當冷靜平和的時候。如果你也受其影響,憤怒不已,正好落進了別人給你設好的圈套,因為你在憤怒中的所作所為都是對方渴望看到的。你的憤怒隻會讓你輸得更慘,其他沒有任何益處。
豁達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健康的待人處事方式。要想自己生活得快樂,要使別人對自己充滿好感,你在與人交往時,就應該凡事看開一點。
與人相處時,大家難免開一些玩笑,但一些量小之人,常因對方的玩笑無意中傷了自己的自尊而大發雷霆,以致雙方都很尷尬。
小李是位個性開朗的青年,經常喜歡開別人的玩笑。但大家基於同事的關係,有時即使聽到讓人不怎麼舒服的玩笑,為了不想發生不必要的衝突,總是能忍則忍,避免日後相處尷尬。
有一回,小李對一位女同事說:“我昨天參加朋友的婚禮,新娘長得很像你,同樣都是美麗動人,可是對方年紀輕輕的就嫁掉了。我什麼時候才可以喝到你的喜酒呢?”
小李的話還沒說完,當場就引起女同事的不悅,她狠狠地發了一頓脾氣,一點都不像平常那個溫柔的女孩,讓在場的同事都嚇了一大跳。
大家不免好奇,個性溫和的她,到底為了什麼而大發雷霆?原來她剛與交往多年的男友分手,心情尚未恢複平靜,一聽到小李的發問,讓年紀老大不小的她頓時覺得有種被侮辱的感覺,一時氣憤難平。
其實小李並沒有惡意,對她分手的事也不知情,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很多的爭執不就是因此發生的嗎?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有很多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但有人卻看得非常嚴重,經常是暴跳如雷,而且懷恨在心。
有些人之所以覺得事態嚴重,多半是忍受不了別人的嘲笑。在好勝的自尊心作祟下,便用發脾氣來表示自己的不滿,結果是愈來愈糟,不但無濟於事,還會引起更大的誤會。
泰戈爾說:“當人微笑時,世界愛了他;當他大笑時,世界便怕了他。”
微笑可以化解一切爭端,能夠消除衝突;它能平息你的怒火,有效緩解心中的悶氣。
所以,當我們遇到別人開我們玩笑時,無謂的反擊或生氣,隻會讓對方自以為占到便宜,繼續挑起他下次的興趣。反之,如果能不為所動,或者用釋懷的心情麵對,對方反而會知難而退。
其實,人的煩惱一半源於自己,即所謂畫地為牢,作繭自縛。芸芸眾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爭強好勝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樂趣。隻有承認自己某些方麵不行,才能揚長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而吞滅心中的快樂。
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快樂、瀟灑,何不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就算偶爾充當別人的笑話來源,不也是調劑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