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人氣我不氣,豁達境界贏口碑(1 / 3)

培根曾說:“憤怒,就像地雷,碰到任何東西都一同毀滅。”因此在某些情況下,你要學會忍耐、以一種心平氣和的心情來解決問題,千萬不能一碰到“導火線”就暴跳如雷,導致情緒失控。

通常情況下,在你聽到別人對你發怒的時候,你總是忍不住反駁,甚至比他更憤怒。這就會使得雙方都陷入不理智的泥潭,難以自拔。或者是別人故意惹你發怒,因為一個人在發怒的時候,就像瘋了一樣,自然會犯下冷靜時不會犯的錯誤。這樣情況就會向有利於對方的方向發展,正合了對方的意願。所以,當你麵對一個怒不可遏的人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上了對方設的圈套。

明朝蘇州城裏有一家典當鋪的掌櫃是尤老翁,他一向信奉和氣生財,從來不和顧客發生爭執。一年年關前夕,尤老翁在裏間盤賬,忽然聽見外麵櫃台處有爭吵聲,就趕忙走了出來。原來是夥計正在與常在這裏典當東西的趙老頭爭吵著什麼。

尤老翁二話不說,先將夥計訓斥一頓,然後就賠著笑向趙老頭賠不是。可是趙老頭臉色鐵青,不見一絲和緩之色,站在櫃台前一句話也不說。

挨了罵的夥計委屈的向老板訴苦:“老爺,這事不能怪我呀,是這個趙老頭蠻不講理。他前些日子當了衣服,現在,他說過年要穿,一定要取回去,可是他又不還當衣服的錢。我剛一解釋,他就破口大罵。”

尤老翁點點頭,打發這個夥計去照料別的生意,自己過去請趙老頭到旁邊的椅子上坐下,語氣懇切地對他說:“老人家,消消氣,不要與夥計一般見識呢。我知道你的來意,過年了,總想有身兒體麵點的衣服穿。這是小事一樁,大家都是熟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什麼事都好商量。”

說著就吩咐另一個夥計查一下賬,從趙老頭典當的衣物中找四五件冬衣來。衣服取來後,尤老翁親手遞給他說:“這件棉袍是你冬天裏不可缺少的衣服,這件罩袍你拜年時用得著,這三件棉衣,孩子們也是要穿的。這些你先拿回去吧,其餘的衣物不是急用的,可以先放在這裏。”

趙老頭仍然板著臉,似乎一點兒也不領情,拿起衣服,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急匆匆地走了。尤老翁並不在意,仍然含笑拱手將趙老頭送出大門。

沒想到,當天夜裏趙老頭竟然死在另一位開店的街坊家中。趙老頭的親屬乘機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趙老頭,與他打了好幾年官司。那位街坊被拖得筋疲力盡,花了一大筆銀子才將此事擺平。

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出來,原來趙老頭因為負債累累,家產典當一空後走投無路,就預先服了毒,來到尤老翁的當鋪吵鬧尋事,想以死來敲詐錢財。沒想到尤老翁並沒有以怒製怒,而是一忍再忍,明顯吃虧也不與他計較。結果趙老頭隻好趕快撤走,在毒性發作之前選擇了另一家。

如果在趙老頭來尋釁滋事的時候,尤老翁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以怒相對,那麼最後攤官司的肯定就不會是另一家店了。事後,有人請教尤老翁,怎麼會料到趙老頭有以死進行訛詐這一手?尤老翁說:“我並沒有想到趙老頭會走到這條絕路上去。我隻是根據常理推測,若是有人無理取鬧,那他必然有所憑仗。在我當夥計的時候,我爹就常對我說:‘天大的事,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有時故意使用一種“激將法”,來誘使對方中計。所謂“激將”,就是刺激你的情緒,讓你在情緒躁動中,失去理智,從而犯錯。因為人在心智冷靜的時候,大都不容易犯錯。但是沒想到,對方卻鎮定自若,不理不睬。在這個較量過程中,發怒的人很明顯的輸了。看來,打倒一個憤怒的對方,沒有比冷靜更好的辦法了。

楚漢之爭時,項羽將劉邦父親五花大綁於陣前,並揚言要將劉公剁成肉泥,煮成肉羹而食。項羽意在以親情刺激劉邦,讓劉邦在這種壓力下,自縛投降。但是劉邦非常聰明,也很冷靜,沒有為情所蒙蔽,他忍住了父親被害的悲痛,他的理智戰勝了一時的情緒。

項羽根本沒想到,以致無策回應,隻能潦草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