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另一個朱斂(1 / 3)

陳平安坐在書案後邊,一邊細致清點著神仙錢,一邊沒好氣道:“我去北俱蘆洲是練劍,又不是遊玩山水。而且都說北俱蘆洲那兒,看人不順眼就要打打殺殺,我要是敢這麼行走江湖,豈不是學裴錢在額頭上貼上符籙,上書‘欠揍’二字?”

朱斂微笑道:“少爺,再亂的江湖,也不會隻有打打殺殺,便是那書簡湖,不也有附庸風雅?還是留著金醴在身邊吧,萬一用得著,反正不占地方。”

朱斂突然腦子靈光乍現,笑道:“怎麼,少爺是想好了將此物‘借’給誰?”

陳平安點了點頭,道:“想要找個機會,托人送往南婆娑洲的醇儒陳氏,寄給劉羨陽。”

朱斂問道:“是在小鎮開辦學塾的龍尾溪陳氏?”

陳平安輕輕撚動著一枚小暑錢,黃玉銅錢樣式,正反皆有篆文,不再是當年在破敗古寺,梳水國四煞之一女鬼韋蔚破財消災的那枚小暑錢的篆文——“出梅入伏”“雷轟天頂”,而是“九龍吐水”“八部神光”。小暑錢的篆文內容,就是這樣,五花八門,並無定數,不像那雪花錢,天下通行僅此一種,這當然是皚皚洲財神爺劉氏的厲害之處。至於小暑錢的來源,分散四方,故而每種流傳較廣的小暑錢,與雪花錢的兌換,略有起伏。

陳平安說道:“當年醇儒陳氏來到驪珠洞天查看那棵墳頭楷樹的人,名為陳對,雖然脾氣不太好,口氣也衝,但是秉性不錯。而大雍王朝龍尾溪陳氏接洽陳對的那個讀書人陳鬆風,與我一個叫劉灞橋的朋友關係極好,雖說陳鬆風脾氣軟了點,麵對一位來自南婆娑洲的高門嫡女,底氣不足,但此人溫文爾雅,作不得偽。我相信一個世族豪閥,千年清譽,怎麼都比一件半仙兵值錢。”

朱斂不覺得陳平安將一件法袍金醴,贈送也好,暫借也罷,寄給劉羨陽有任何不妥,但是時機不對,所以難得在陳平安這邊堅持己見,說道:“少爺,雖說你如今已是六境武夫,隻差一步,法袍金醴就會成為雞肋,甚至是累贅,但是這‘隻差一步’,怎麼就可以不計較?北俱蘆洲之行,必定是凶險和機遇並存,說句難聽的,真遇到強敵劍修,對方殺力巨大,少爺身上穿著法袍金醴,當那兵家甘露甲使用,多擋幾劍,也是好事。等到少爺下次返回落魄山,不管是三年五年,還是十年,再寄給劉羨陽,一樣不晚。莫說是金丹、元嬰兩境的地仙,任你是一位玉璞境修士,也不敢說穿著如今的法袍金醴,就跌份了。”

陳平安“嗯”了一聲,將法袍金醴收入方寸物飛劍十五當中。

朱斂說道:“既然崔東山說了,還有半百光陰,可以讓我們穩穩經營,少爺自己也認可這個觀點,為何事到臨頭,自己就變卦了?這有些不像少爺的心性了。”

陳平安凝視著桌上那盞燭火,突然笑道:“朱斂,我們喝點酒,聊聊?”

陳平安坐在書案後邊,一邊細致清點著神仙錢,一邊沒好氣道:“我去北俱蘆洲是練劍,又不是遊玩山水。而且都說北俱蘆洲那兒,看人不順眼就要打打殺殺,我要是敢這麼行走江湖,豈不是學裴錢在額頭上貼上符籙,上書‘欠揍’二字?”

朱斂微笑道:“少爺,再亂的江湖,也不會隻有打打殺殺,便是那書簡湖,不也有附庸風雅?還是留著金醴在身邊吧,萬一用得著,反正不占地方。”

朱斂突然腦子靈光乍現,笑道:“怎麼,少爺是想好了將此物‘借’給誰?”

陳平安點了點頭,道:“想要找個機會,托人送往南婆娑洲的醇儒陳氏,寄給劉羨陽。”

朱斂問道:“是在小鎮開辦學塾的龍尾溪陳氏?”

陳平安輕輕撚動著一枚小暑錢,黃玉銅錢樣式,正反皆有篆文,不再是當年在破敗古寺,梳水國四煞之一女鬼韋蔚破財消災的那枚小暑錢的篆文——“出梅入伏”“雷轟天頂”,而是“九龍吐水”“八部神光”。小暑錢的篆文內容,就是這樣,五花八門,並無定數,不像那雪花錢,天下通行僅此一種,這當然是皚皚洲財神爺劉氏的厲害之處。至於小暑錢的來源,分散四方,故而每種流傳較廣的小暑錢,與雪花錢的兌換,略有起伏。

陳平安說道:“當年醇儒陳氏來到驪珠洞天查看那棵墳頭楷樹的人,名為陳對,雖然脾氣不太好,口氣也衝,但是秉性不錯。而大雍王朝龍尾溪陳氏接洽陳對的那個讀書人陳鬆風,與我一個叫劉灞橋的朋友關係極好,雖說陳鬆風脾氣軟了點,麵對一位來自南婆娑洲的高門嫡女,底氣不足,但此人溫文爾雅,作不得偽。我相信一個世族豪閥,千年清譽,怎麼都比一件半仙兵值錢。”

朱斂不覺得陳平安將一件法袍金醴,贈送也好,暫借也罷,寄給劉羨陽有任何不妥,但是時機不對,所以難得在陳平安這邊堅持己見,說道:“少爺,雖說你如今已是六境武夫,隻差一步,法袍金醴就會成為雞肋,甚至是累贅,但是這‘隻差一步’,怎麼就可以不計較?北俱蘆洲之行,必定是凶險和機遇並存,說句難聽的,真遇到強敵劍修,對方殺力巨大,少爺身上穿著法袍金醴,當那兵家甘露甲使用,多擋幾劍,也是好事。等到少爺下次返回落魄山,不管是三年五年,還是十年,再寄給劉羨陽,一樣不晚。莫說是金丹、元嬰兩境的地仙,任你是一位玉璞境修士,也不敢說穿著如今的法袍金醴,就跌份了。”

陳平安“嗯”了一聲,將法袍金醴收入方寸物飛劍十五當中。

朱斂說道:“既然崔東山說了,還有半百光陰,可以讓我們穩穩經營,少爺自己也認可這個觀點,為何事到臨頭,自己就變卦了?這有些不像少爺的心性了。”

陳平安凝視著桌上那盞燭火,突然笑道:“朱斂,我們喝點酒,聊聊?”

朱斂低頭哈腰,搓手道:“這敢情好。”

陳平安拿出兩壺珍藏的桂花釀,挪了挪桌上物件,隔著一張書案,與朱斂相對而坐。然後便將重建長生橋一事,其間的心境關隘與得失福禍,事無巨細,與朱斂娓娓道來。連年幼時本命瓷的破碎,與掌教陸沉的拔河,藕花福地陪同老道人一起瀏覽三百年光陰長河,就算是風雪廟魏晉、蛟龍溝左右兩次出劍帶來的心境“窟窿”,也一並說給朱斂聽了。還有自己的講理,在書簡湖是如何磕碰得頭破血流,為何要自碎那顆本已有“道德在身”跡象的金身文膽,以及那些心扉之外在輕輕叩門、道別,或鬼哭狼嚎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