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不公平,於是更加抱怨,並且擴大抱怨範圍,結果——第一次抱怨,人們不僅對我寄予豐富的口頭同情,而且與我一起“同仇敵愾”;但到第二次抱怨,人們對我就隻剩表麵上的同情,口頭上的敷衍;還不到第三次,我已經被領導叫去談話——領導臉色陰沉,對我語重心長。這次談話之後,我就再也沒有抱怨的機會,因為還沒等我開口,人們就躲得遠遠的。
這讓我非常鬱悶,大哭了一場,後來職場前輩點撥我,我才知道,原來職場中的同情心猶如人世間的鑽石,是非常稀有的資源,你不能要求別人那麼慷慨大方地給你。
我還是哭著問:“為什麼我的那位美女同事擁有抱怨優先權?”
理由非常簡單,因為她是美女。
同事當時的話挺狠,也打醒了我:“為什麼林姑娘一哭,就備受重視,而祥林嫂落淚,反倒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再簡單點說,你看到電視上那些成功人士落淚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很感動,不由得陪著他們一起落淚,可是街上的乞丐對你哭泣的時候,你是不是隻有厭煩?美貌對於女性來說是很大的一筆成功和財富,如果你沒有,就趕緊靠自己努力奮鬥吧。”
於是我懂了——有些女孩子是可以把淚落到老板肩上的,但我是不可以的。
我接受了自己並不美貌的現實,也接受自己必須用實力說話的事實,所以,我從此再也沒有抱怨過,也沒有哭泣過。
所以,即使你在職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即使你因為工作受了這樣或那樣的委屈,你也不要做職場祥林嫂。你要咬緊牙關,不要抱怨,不要訴苦,更不要以為你可以靠在老板的肩上哭泣,你必須讓自己強大起來。
職場補氧有幾招
眼淚解決不了不公正,行動才能!
芬芬看上去是一個完美的職業女性,聰明、漂亮、有上進心,做事力求完美,唯一的死穴是愛哭。
從小芬芬就愛哭,許多朋友都勸她:請改掉動不動就哭的毛病。
可惜,這麼多年了,芬芬還是沒有變化。辛苦設計了1個月的方案,被老板一票否決,芬芬忍不住偷偷掉了淚,本以為沒人知道,可惜花了的睫毛膏將她徹底出賣。結果領導非但沒有同情她,還嚴厲地警告她:將個人情緒帶入職場,是不職業的表現。
如果領導不公平地對待你,讓你非常想哭,那麼,請你一定要控製自己的淚水,要知道與其在氣頭上當著他的麵哭,不如在平靜的時候告訴他:你總是過低地評價我的工作成果和能力,讓我覺得很不公平。
假如對方態度依然惡劣,或者空氣中的火藥味已經濃到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時候,在自己還沒失去控製前,用堅決果斷的口吻中止談話:我覺得現在我們已經不適合談論下去了。等你頭腦冷靜了我們再說。如果對方仍在糾纏,那就起身離去。
這樣的舉止既不軟弱,也不無理,而是相當得體和職業化。
努力不為不能改變的事情哭泣
有位企業家將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給自己認為信得過的心腹,結果心腹把事情搞砸了,讓他蒙受了巨大損失。在這以後,他對錯誤耿耿於懷,大發雷霆。結果,他失眠了好幾夜,痛苦不堪,並且與心腹的關係弄得很僵,但問題一點兒也沒解決。更嚴重的是,這件事還讓他想起了很多以前細小的挫敗,他在灰心失望中折磨著自己。這種自虐的情形竟然持續了一年,直到他向一位心理專家求救後,才徹底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每當錯誤出現時,我們通常的反應是:“真是的,又錯了,真倒黴啊!”如果是別人犯錯,就會說:“你做錯了,必須為此負責任。”
實際上,如果錯誤已經發生,就算再怎麼懊惱、抱怨、捶胸頓足都無濟於事,不如收拾心情,將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並在今後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
你可以設法改變三分鍾以前發生事情所產生的後果,但你不可能改變三分鍾之前發生的事情;你無法讓時間倒流,無法讓已經成為事實的錯誤消失,但是你可以讓錯誤成為你未來成功的基石。唯一能夠使過去產生價值的辦法是,以平靜的態度分析當時所犯的錯誤,從錯誤中得到教訓,把教訓銘記在心,然後把錯誤忘掉。別忘了,你還要麵對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