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的孟書娟順著閣樓口端的木梯子“嘎吱嘎吱”地下來。她的腳落在《聖經》裝訂工場的地麵上,感到黏濕刺骨的十二月包裹上來,除了遠處偶然爆出的幾聲槍響,周圍非常靜,連她自己身體的行進,都跟黑暗發出輕微的摩擦聲。此刻她還不知道這靜靜得不妙,是一座城池放棄掙紮、漸漸屈就的靜。

書娟走在濕冷的安靜中,她的腳都認識從工場這頭到那頭的路。一共二十二張案子,供學生們裝訂《聖經》和《講經手冊》所用。現在跟書娟留在教堂的女同學大多數都是孤兒,隻有兩個像書娟這樣,父母因故耽擱在國外和外地。書娟認為這些父母是有意耽擱的,存心不回到連自己政府和軍隊都不想要了的首都南京。

就在書娟赤裸下身,站在馬桶前,好奇而嫌惡地感到腹內那個秘密器官如何活過來,蠕動抽搐,泌出深紅色液體時,完全不清楚威爾遜福音堂的高牆外,是怎樣一個瘋狂陰慘的末日清晨。成百上千打著膏藥旗的坦克正在進入南京,城門洞開了,入侵者直搗城池深處。一具具屍體被履帶軋入地麵,血肉之軀眨眼間被印刷在離亂之路上,在瀝青底版上定了影。此刻十三歲的孟書娟隻知是一種極致恥辱,就是這注定的雌性經血;她朦朧懂得由此她成了引發各種邪惡事物的肉體,並且這肉體不加區分地為一切妖邪提供沃土與溫床,任他們植根發芽,結出後果。

我的姨媽孟書娟就是在這個清晨結束了她混沌的女童時代,她兩腿被襠間塞的一塊毛巾隔開了距離;她就是邁著這樣不甚雅致的步子走到外麵。哥特式的教堂鍾樓在幾天前被炸毀了,連同教堂朝著街道的大門一塊兒塌成了一堆廢墟,此後出入都是靠一個小小的邊門。某處的火光襯映著那坍塌的輪廓,淪為廢墟也不失高大雄偉。主樓跟她所在工場相隔一條過道,過道一頭通向邊門,另一頭通往主樓後麵的一片草坪。英格曼神甫愛它勝於愛自己的被褥,自豪地告訴他的教民,這是南京最後的綠洲。幾十年來供教民們舉行義賣和婚喪派對的草坪上,眼下鋪著一張巨大的星條旗和紅十字旗。草坪一直綿延到後院,若在春夏,綠草浮載著英格曼神甫的紅色磚房,是一道入得童話的景觀。

東邊起了微弱的紅霞。這是一個好天。很多年後,我姨媽總是怨恨地想:南京的末日居然是一個好天!

孟書娟邁著被毛巾隔離的兩條腿,不靈便地走回《聖經》工場。爬上樓梯後,她馬上進入夢鄉的和平。

天微亮時,女學生們都起來了。是被樓下爆起的女人哭鬧驚醒的。

閣樓有三扇扁長形窗戶,都掛著防空襲的黑窗簾和米字紙條。紙條此刻被女學生們掀開了。從那些小窗可以勉強看到前院和一角邊門。

書娟把右臉蛋兒擠在窗框上,看到英格曼神甫從後院奔向邊門,又寬又長的起居袍為他揚著風帆。英格曼神甫邊跑邊喊:“不準翻牆!沒有食品!”

十三歲的孟書娟順著閣樓口端的木梯子“嘎吱嘎吱”地下來。她的腳落在《聖經》裝訂工場的地麵上,感到黏濕刺骨的十二月包裹上來,除了遠處偶然爆出的幾聲槍響,周圍非常靜,連她自己身體的行進,都跟黑暗發出輕微的摩擦聲。此刻她還不知道這靜靜得不妙,是一座城池放棄掙紮、漸漸屈就的靜。

書娟走在濕冷的安靜中,她的腳都認識從工場這頭到那頭的路。一共二十二張案子,供學生們裝訂《聖經》和《講經手冊》所用。現在跟書娟留在教堂的女同學大多數都是孤兒,隻有兩個像書娟這樣,父母因故耽擱在國外和外地。書娟認為這些父母是有意耽擱的,存心不回到連自己政府和軍隊都不想要了的首都南京。

就在書娟赤裸下身,站在馬桶前,好奇而嫌惡地感到腹內那個秘密器官如何活過來,蠕動抽搐,泌出深紅色液體時,完全不清楚威爾遜福音堂的高牆外,是怎樣一個瘋狂陰慘的末日清晨。成百上千打著膏藥旗的坦克正在進入南京,城門洞開了,入侵者直搗城池深處。一具具屍體被履帶軋入地麵,血肉之軀眨眼間被印刷在離亂之路上,在瀝青底版上定了影。此刻十三歲的孟書娟隻知是一種極致恥辱,就是這注定的雌性經血;她朦朧懂得由此她成了引發各種邪惡事物的肉體,並且這肉體不加區分地為一切妖邪提供沃土與溫床,任他們植根發芽,結出後果。

我的姨媽孟書娟就是在這個清晨結束了她混沌的女童時代,她兩腿被襠間塞的一塊毛巾隔開了距離;她就是邁著這樣不甚雅致的步子走到外麵。哥特式的教堂鍾樓在幾天前被炸毀了,連同教堂朝著街道的大門一塊兒塌成了一堆廢墟,此後出入都是靠一個小小的邊門。某處的火光襯映著那坍塌的輪廓,淪為廢墟也不失高大雄偉。主樓跟她所在工場相隔一條過道,過道一頭通向邊門,另一頭通往主樓後麵的一片草坪。英格曼神甫愛它勝於愛自己的被褥,自豪地告訴他的教民,這是南京最後的綠洲。幾十年來供教民們舉行義賣和婚喪派對的草坪上,眼下鋪著一張巨大的星條旗和紅十字旗。草坪一直綿延到後院,若在春夏,綠草浮載著英格曼神甫的紅色磚房,是一道入得童話的景觀。

東邊起了微弱的紅霞。這是一個好天。很多年後,我姨媽總是怨恨地想:南京的末日居然是一個好天!

孟書娟邁著被毛巾隔離的兩條腿,不靈便地走回《聖經》工場。爬上樓梯後,她馬上進入夢鄉的和平。

天微亮時,女學生們都起來了。是被樓下爆起的女人哭鬧驚醒的。

閣樓有三扇扁長形窗戶,都掛著防空襲的黑窗簾和米字紙條。紙條此刻被女學生們掀開了。從那些小窗可以勉強看到前院和一角邊門。

書娟把右臉蛋兒擠在窗框上,看到英格曼神甫從後院奔向邊門,又寬又長的起居袍為他揚著風帆。英格曼神甫邊跑邊喊:“不準翻牆!沒有食品!”

一個女學生大著膽子把窗子打開。現在她們可以輪挨著把頭伸出去了,邊門旁的圍牆上坐著兩個年輕女人,穿水紅緞袍的那個,像直接從婚床上跑來的新嫂嫂。另一個披狐皮披肩,下麵旗袍一個紐扣也不扣,任一層層春、夏、秋、冬各色衣服乍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