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是一心先生,這就把那群累贅變成了可用之人!
皇帝陛下和封元商議了一番,就將收容吳國災民的章程定了下來。
******
齊國南地,臨川城。
臨川城是齊國距離吳國最近的一座城池,算不得繁榮,但相較於其他苦寒之地,已經算是富庶。
此時城外那片荒地上,已經有人用茅草和撿來的木頭搭起了一個個棚子,雖然簡陋至極,好歹能稍稍遮風擋雨,成為這些難民的棲身之所。
“爹,今天還會有大善人來施粥嗎?”
一個衣衫破舊的六七歲小童,正站在其中一間棚子裏,仰頭望著他的父親。
他的父親本是個身強體壯的高大男人,但忍饑挨餓了多日,此時麵色也顯出幾分憔悴來。他低頭看著自己的兒子,還沒來得及回應,就聽棚子裏頭傳出一陣陣壓抑不住的咳嗽聲。
男人連忙邁步進去,就見自家婆娘躺在一堆幹草上,麵色蒼白,破舊的粗布衣裳裹在她身上,像是掛在一段枯瘦的樹枝上。
男人忙找出一個陶碗,避開破口的地方,給她喂了幾口水。“孩子他娘,你再忍忍,我再去找些吃的回來。”
女人的眉頭因為痛苦緊緊擰著,眼角已經滿是顛沛流離的風霜痕跡,她顫聲道:“孩子他爹,別管我了,我這病……治不好了。”
他們一家,和旁邊這些棚子裏的人一樣,都是從吳國逃難出來的,那些陳國兵凶悍異常,進了城就燒傷搶掠,他們聽說陳國兵進城後,立刻收拾東西逃了出來。他們的家鄉離齊國不算遠,國內在打仗,又聽說齊國有個好皇帝,還給百姓減免了賦稅,便跟隨其他人,來到了齊國。
齊國守城的士兵雖說不許他們入城,但本地人大多心善,還有人給他們送些吃的用的,每隔兩日就有善人出城施粥,他們的日子雖然不好過,但也幸運地沒有餓死。
隻是……她實在熬不下去了,缺衣少糧又沒有錢去買藥,她繼續活著,就是拖累他們父子倆。
一旁的小童聽見父母的談話,嗚嗚地哭了起來。
男人抱住婆娘,拍著她的肩膀安慰道:“孩子他娘,你別怕,我會找到藥材的,我會讓你和孩子過上好日子的。”說這話時,男人的眼睛裏閃過凶光,實在不行,他就落草為寇,去殺去搶,總有法子讓妻兒溫飽。
下一刻,外頭忽然傳來馬蹄奔騰的動靜,又有許多人的驚呼聲。
男人把婆娘放下,讓孩子守著他娘,自己則抓了根木棍走出了棲身的棚子。
卻見一隊齊國兵馬從城內奔出,手中抓著一副卷軸高聲道:“吳國來的難民們聽著……”
難民們見這些兵士騎著高頭大馬,手裏抓著鋒利兵器,又是一副威嚴肅穆的樣子,紛紛有些懼怕起來,卻不敢繼續在棚子裏待著,陸陸續續懷著忐忑走了出來。
男人也在當中。他想:這些齊國人想幹甚?難道是想將他們驅逐出齊國境內?一旦回到吳國境內,等著他們的可就是凶殘的陳國兵,到時候該怎麼辦?他一個人怎麼能在亂軍中護住妻兒平安?
真不愧是一心先生,這就把那群累贅變成了可用之人!
皇帝陛下和封元商議了一番,就將收容吳國災民的章程定了下來。
******
齊國南地,臨川城。
臨川城是齊國距離吳國最近的一座城池,算不得繁榮,但相較於其他苦寒之地,已經算是富庶。
此時城外那片荒地上,已經有人用茅草和撿來的木頭搭起了一個個棚子,雖然簡陋至極,好歹能稍稍遮風擋雨,成為這些難民的棲身之所。
“爹,今天還會有大善人來施粥嗎?”
一個衣衫破舊的六七歲小童,正站在其中一間棚子裏,仰頭望著他的父親。
他的父親本是個身強體壯的高大男人,但忍饑挨餓了多日,此時麵色也顯出幾分憔悴來。他低頭看著自己的兒子,還沒來得及回應,就聽棚子裏頭傳出一陣陣壓抑不住的咳嗽聲。
男人連忙邁步進去,就見自家婆娘躺在一堆幹草上,麵色蒼白,破舊的粗布衣裳裹在她身上,像是掛在一段枯瘦的樹枝上。
男人忙找出一個陶碗,避開破口的地方,給她喂了幾口水。“孩子他娘,你再忍忍,我再去找些吃的回來。”
女人的眉頭因為痛苦緊緊擰著,眼角已經滿是顛沛流離的風霜痕跡,她顫聲道:“孩子他爹,別管我了,我這病……治不好了。”
他們一家,和旁邊這些棚子裏的人一樣,都是從吳國逃難出來的,那些陳國兵凶悍異常,進了城就燒傷搶掠,他們聽說陳國兵進城後,立刻收拾東西逃了出來。他們的家鄉離齊國不算遠,國內在打仗,又聽說齊國有個好皇帝,還給百姓減免了賦稅,便跟隨其他人,來到了齊國。